教师《文化苦旅》读后感
再读《文化苦旅》
学校“读书节”活动,每个老师买两本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
再次拿起了这本看了好几遍的书。每读一遍,就觉得是一种煎熬,但却又放不下去,因为其中有太多太多的痛苦和心酸,但又不仅仅是这些。
无意中看到了一篇关于余秋雨的“博文”,看到老师看书看得这么透彻,心生佩服之余,也想说说。接触余秋雨并不久,就是从《文化苦旅》开始的。第一次读到的文章是在中师课本上的《都江堰》。第一句话“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今天无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令人回肠荡气。从此开始拜读他的作品。《文化苦旅》的开篇是道士塔。珍贵的敦煌文物就因为道士一个人的愚昧无知而支离破碎,“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三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三百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 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五大箱、六百多卷经卷;…… ”这仅仅是吗道士的责任吗?“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遭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把《道士塔》放在开篇,我想是因为这描述了黄河文明的盛衰,也道出了历史的深邃苍凉; 是对封建愚昧的控诉,也是无奈的悲泣。
书中很多都通过对历史建筑的描写、对当时事态人情的推测来探讨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比如《风雨天一阁》。那是一个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取“天一生水”之意。天一阁从始建至清末都是完整的,因为有一代一代文化人的守护。无论是创建者范钦,还是范钦后代们,他们进行着这场没完没了的接力赛,并且恪守祖先的规范。作为当时的一个大家族,这其中一定埋藏着难以名状的心理悲剧,但他们作到了。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强韧的文化渴求。
从满含着无奈的痛的《道士塔》到深情的《信客》,从柔丽凄迷的《江南小镇》到回忆散文《牌坊》,从《文化苦旅》到后来的《千年一叹》,看余秋雨的文字,心里总会隐隐作,为了那些已经过去的民族的苦难,为了那些还在持续的人类的悲剧,很想到处去走走,亲手触摸那些痕迹和伤痛,即使我什么也不能做,至少我们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