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法兰克福的中国酷爸》读后感

《法兰克福的中国酷爸》读后感

  2025-01-16

  拿到徐徐的这本新鲜出炉的书后,我一口气读完。这段时间我正在看刘慈欣的《三体》,借我书的女友很惊讶我竟然可以半路放下《三体》,从太空宇宙的苍茫迷幻和地球人类的生死命途转回来读徐徐的这本最接现实地气的新移民小说《法兰克福的中国酷爸》。

  在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举办的2016年春节招待会上,作者徐徐将《法兰克福的中国酷爸》赠送给梁建全总领事指正

  不得不说,读徐徐的这本小说,是让自己那正在为人类的太空舰队被来自三体文明的水滴毁灭掉而绷紧的神经得以松弛一下的她提醒我,别瞎操心了,人类文明还稳稳当当地继续存在着,繁荣着呢。徐徐用她特有的江南女子的轻松柔和笔调,以及不乏幽默的描述,把我拉回这个并不陌生的充满人间七情六欲的平常世界。

  和徐徐的初次接触,是参与她几年前编的一本书《小镇德国》。当时刚联系上,她便对我说:叶子,把你的地址给我吧。我要和你分享我所著的旅游文化书《到德国》。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以及和朋友分享我的作品。真诚朴实的言语,令我心感温暖。在以后和她又有一两次见面,她的文静秀气,她的吴侬软语,都印在我的记忆里了。真的是文如其人。

  读她的文字,有如行云流水,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没有过长沉冗的描写。几个短句的排列,道尽风情万种;几场情节的跌宕,说透文化冲突;几番男人的较量,述清人性真谛。读完之后有如喝了一杯清香的杭州龙井,即使也有淡淡的涩味,过后却也甘之如饴。

  小说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富人区的两个邻居来自中国的马里先生和在德国土生土长的米勒先生之间因不同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冲突而造成的矛盾不断为轴心展开的。他们同是人至中年的有着两个孩子的单亲爸爸作者通过他们之间暗地里进行的在财产以及社会地位上的竞争,在孩子教育以及对异性的吸引力上的一系列攀比及交锋构成的细节,真实地向读者显示出两种文化交叉所产生的理念和结果上的差异,展现了分属东西方文化的两个父亲如何对待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以及一种文化要与另一种文化相融合的困难与挑战所在。

  徐徐以娴熟巧妙的笔法,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小细节描述来揭示中德两种文化的特征和矛盾:马里家的中式园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松竹,一切都是那么精工细雕的人工美,营造出一份中国情趣的诗意美来这种美总会让人想起龚自珍的《病梅馆记》里所描述的文人画士之孤僻那样: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读后感[.cn]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而对于崇尚自然朴实、崇尚轻松不矫饰以及实用性的德国人米勒先生来说,他就觉得邻居这些中国园林风景,特别是在花园盖了个没有墙壁的房子中国亭子,是只贪图美观不注重实用的只有坏了脑子的人才会去干的事。于是,这种审美思维所带来的价值观,就必然是对待那些类似病梅的东西,是要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而后快的。

  中式园林的审美观及其规矩模式是深植马里先生体内的,并形成了他处世的价值观无论在个人奋斗方面,还是对孩子的教育上,功利性与目标性是摆在首位的。为了达到他的人生定位:超越别人,他对苦难的忍受能力,对自我约束的残酷甚至是不惜以牺牲人生快乐与自由为代价的。也就是像江南种梅者一样: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于是,他会要求他的两个孩子每天练琴一个小时,不管他们喜不喜欢。于是,他会在女儿择男友时有一些疯狂的标准:你有没有坚持练琴5000小时的毅力?如果没有,那么就证明你不会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有能力的人,你就没资格来追求我的女儿。而即使对女儿倾慕的钢琴天才,他又会有这样的标准:这个男生除了弹琴什么也不会,就只一个娘炮,配不上他的女儿。他从来不会考虑一下女儿的真实感受。

  而德国爸爸米勒,奉行的是典型的德式价值观他有他的有条不紊的秩序。当马里向他开出一串破坏他固有秩序的合作条款时,他暴跳如雷:中国人凭着自己有钱,就可以这样霸道这样不守规矩?马里对自己的霸道最终会获胜却胸有成竹,因为他固执着他的中国式价值观:利益是凌驾于一切的。这场较量刚开始时貌似是米勒败下来了。紧接着,在孩子教育上,米勒的儿子爱上了马里的女儿,可是,却因为米勒对孩子一直奉行的不强迫,兴趣为上,因循利导的消极教育理念,使得儿子的爱情之花没来得及绽放就已经遭到来自马里的打击了,以至于最后儿子迁怒于老爸:为什么小时候不对他严格点管教,让他也练好琴,好让他现在有条件追上漂亮的中国女孩。米勒的秩序再一次被打乱,他在中国爸爸面前真可谓节节败退。

  徐徐小说里面描述的这些文化冲突,它们真实反映了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壮大,生活在德国的一些事业成功的华人慢慢滋生起来的一些傲慢,是很有代表意义的。以前人们在谈到中国人在德国社会的文化大融合时,总是先想到中国人该如何放下自己的母国文化,采取入乡随俗式的态度去迁就德国人以求融入德国主流社会。而徐徐小说却以另一个角度来提出这种新的文化冲突:中国人不但不会放下自己的母国文化,甚至觉得应该用自己的文化来影响德国人,从而实现另一种为中国人主导的更积极更有利的文化融合。

  中国青年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徐徐新移民小说系列中的两本书:《法兰克福的青春战役》和《法兰克福的中国酷爸》

  其实,两种相冲突的文化能否最后走向大融合,虽然不容易,但却也不是不可能。坊间不就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娶了中国太太的德国先生,夏日躺在花园的折叠椅上,会心满意足地对着上帝表白凡世间最完美的事情,就是住德国房子吃中国餐了。

  徐徐这部小说在整体的结构布局上,是处理得很好的。她在描述中国爸爸马里为了荣誉为了地位奋斗不懈,最终却因为他以爱为借口限制了女儿的人身自由而失去了即将到来的政治光环。德国爸爸米勒,虽然没有培养出一个钢琴天才儿子来,但是他那套尊重孩子自由的教育理念却培养出一个阳光自信有担当的男子汉来,使得他的儿子能够经得起考验而最终获得了所追求的爱情。这种情节安排让人看得心服口服之余,也会因为情节的内在含义掩卷沉思:我们到底要有一个怎样的人生价值观,才能既适应这个社会的丛林竞争规则又适应生命本能里追求快乐自由的人性规律呢?

  这份沉思应是徐徐这部小说所带给人们的积极而深刻的意义。小说中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像个别情节虚构的痕迹太明显,有违普通常识。比如,马里十七岁的女儿怀孕是在双方没有真正性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个情节的安排让人感觉作者是因着某种主观意愿故意这样处理的。或许,这样的情节虚构是作者潜意识里存在的中国式的贞洁观所致?作者也许想为那痴情的德国男孩卢卡留一个在性方面依然纯洁的女孩。这让作者苦心描述的中国式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有了另一个例证。

点击显示
标签: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366299/
上一篇:
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