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小学生庐陵文化读后感作文集锦

小学生庐陵文化读后感作文集锦

其他读后感   2025-01-04

  导语:中国,这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国度,涌现出千千万万个爱国英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庐陵文化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庐陵文化读后感【1】

  吉安从秦汉起称庐陵,至唐才称吉州,元以后改为吉安。人们称庐陵文化,是因庐陵之名最早,时间也相对较长,从秦汉至唐达800年,而习惯又往往成自然。何况欧阳修、文天祥这些历史上重量级的人物在诗文中均以庐陵人自许。

  所谓庐陵文化,主要是指读书人多,文教设施多,建功立德者多,发表著述多,达官闻人多。也就是状元进士多,宰相尚书多,学者专家多,忠臣义士多,文章诗词多,书院学堂多,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不仅人气旺,而且文风盛,特别是忠烈多,并且延续千年不衰,尤以宋明两朝为最。

  庐陵文化内涵可谓博大精深,其精神却是刚正义烈,是古代江西地区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和比重,并为宋元明清四朝文化的中坚。在江西,它与饶州、抚州文化并驾齐驱;在中国,它与苏州、杭州文化相互媲美。

  庐陵自古称为文献之邦,或文章节义之邦,确非虚言。先有地灵,才有人杰。庐陵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得力于母亲河赣江航道的开通。在古代,河流是交通运输的主要载体。自从开通了大庾岭交通线后,赣江成为北方通往岭南惟一的一条航路,不仅是官道,也是民运的要道。许许多多的儒士雅客,也在这条河上航行,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到了明初,吉安府督朱政对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不管是学宫书院,还是游览纪念场所,都以庐陵先贤的事迹来教育感化后人,学宫书馆里的乡贤祠、名宦祠、进士堂、科第题名碑之类就是起这样的作用。如庐陵历史上著名的五忠一节欧阳修、胡铨、杨邦又、周必大、文天祥和杨万里等庐陵知名人士,便是供奉纪念的对象。对庐陵籍的杰出人物都会建祠堂纪念。如六一(欧阳修)祠、胡忠简(胡铨)祠、周益国公(周必大)祠、文山(文天祥)祠等。除此以外,还对历代到庐陵任职者中爱民的州官、县官,也立祠以表纪念。如颜真卿、江万里、王阳明等都建有祠堂祭祀。

  这些文化设施,增加了吉州城崇尚气节和儒雅之风的文化氛围,使庐陵历代状元有16名,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历代进士3000多人。隔河两宰相、一门六进士、百步两尚书、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的描述,至今传为佳话。

  庐陵文化读后感【2】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庐陵文化读本》,收获了很多知识和快乐!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吧,我刚拿到这本书时,还不知道庐陵是什么意思呢!我悄悄地问妈妈,妈妈笑着说:很久以前,吉安叫做庐陵,所以庐陵就是现在的吉安,庐陵文化就是吉安的历史文化。哦!,原来是我们吉安的文化呀!

  我一口气就把书读完了,我把书中内容分成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写庐陵的今天,新吉安各地的发展变化。我喜欢的文章有《遂川三宝》、《三代人的书包》、《第一次坐飞机》和《家门口的大学》等。它们告诉我,吉安经济发达了,物产丰富了,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二方面是有趣的又有意义的故事。《三把锄头擒匪兵》讲了三个农民机智勇敢,用三把锄头,活捉了25个拿枪的匪兵的故事。《小青蛙的理想》描写了小青蛙不断地变化理想,却不去学习,最终一事无成。还有《小猪和小猴》、《账单在我心里》很多故事,我都很喜欢。

  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三方面的内容。它们描写了吉安是革命的摇篮地,红军战士在吉安各地打土匪闹革命的感人故事。《一根灯芯》讲了毛主席为了省油,坚持只点一根灯芯,在昏黄的灯光下写出了《井冈山的斗争》。一盏油灯,一根灯芯的亮光,最后照亮了全中国。特别是《张师长献盐》的故事,感动得我流下了眼泪。张子清师长负伤住院,伤口发炎却没有消炎药。战友们将平时省下的一些食盐送给他洗伤口,他一直舍不得用,每天只用茶叶洗伤口。当医院里断盐,重伤员增多时,张师长把省下的一小包盐毫无保留地交给护士,给了其它重伤员用。不久,张师长自己因为伤口恶化,光荣牺牲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张师长,您是我们吉安的骄傲。我们庐陵子孙一定努力读书,长大后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庐陵文化读后感【3】

  庐陵文化是赣文化(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是指以庐陵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吉安市十余县(区)的区域性文化。庐陵文化源于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庐陵府不但考取进士三千(天下第一)和状元二十一(天下第二),而且在明代建文二年(1400年)的庚辰科和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中鼎甲3人均为吉安人,这种团体双连冠现象在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因而吉安有一门六进士,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的美誉。

  江西中西部,赣江中游,有一方方正正的板块,这就是今天的吉安。她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水面为次,号称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自江而南,吉为富州骈山贯江,扼岭之冲土沃多稼,唐时皇甫是在《吉州庐陵县令厅壁记》中曾这样描述过这块以红壤为主的土地。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时候在这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可惜境内的崖洞崖壁没有留下他们的崖画石刻,没有留下他们曾经生存的印记;也可惜我们的祖先生于草泽,没于蒿莱,结绳记事,没有留下他们的竹简帛书,使我们无法遥想他们是如何含辛茹苦,耕渔劳作。但是,吉安市河东镇的案山古人类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证明至少距今5000年前这里已有先人生息繁衍。永丰县佐龙镇尹家坪文化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证明在新石器晚期这里就有水稻的栽种。新干县大洋洲一座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墓中,出土青铜器约480余件,陶器约300余件,玉器饰品100余件,震惊了中国以至整个世界!青铜器数量之多,品类之全,纹饰之精,全国罕见。巨型中华钺王、青铜犁铧,全国仅此一例。这些青铜器背后隐伏的文化密码委实是太多了,至少证明3000多年前在吉安的土地上曾经有过一个经济、文化十分发达,与中原商殷王朝并存发展的另一奴隶主政权。可是,为什么不见诸任何历史记载甚至民间传说?破译了这个谜,中国古代史的某些史实甚至有些重要的史论将要重写。

  秦王朝建立以前,三皇五帝,春秋战国,吉安这块土地大约属于有主无名的荒蛮地域,它一会儿属夏商古九州之一的扬州领牧,一会儿是周王朝子孙的分封领地,吴、越、楚这江南三大古强国都曾先后将吉安划入了他们的版图,春秋时期,吉安属吴;战国时期,吉安属楚,故有吴头楚尾之称。

  有史可据的《明一统志》载:始皇二十四年,王翦灭楚,虏负刍,明年置庐陵、安平、新淦三县,属九江郡。秦始皇废分封诸侯,立郡县制将天下分为36郡。公元前222年,王翦踏平楚国后,九江郡(郡治在今天安徽寿县)管辖着新设立的庐陵县(今天吉安市部分地域)、安平县(今天安福地域)和新淦县(今天樟树地域)。秦郡县天下,厥有庐陵,庐陵由此浮出历史的水面,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此后吉安(当时称庐陵)升郡复县,改州称路,名称几经变易,府治再三迁徙,地域时广时窄。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太守孔伦迁建郡城于吉州区附近,应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吉州区建城之始;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改庐陵郡为吉州,这是古庐陵的第一次更名;元朝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改吉州路为吉安路,取三国时吉阳郡、安成郡头一字命名,一直延续至今,一一除开1968至1979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一度更名为井冈山地区外,吉泰民安、吉祥安康美好的祈盼,都溶注在我们今天470多万人民共有籍贯上了。

点击显示
标签: 地球 星星 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366552/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