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当像鸟一样飞向你的山》读后感(优质范文)

《当像鸟一样飞向你的山》读后感(优质范文)

其他读后感   2025-02-22

  读完这本书,我想到了几个主题。第一个是个人成长,第二个是家庭生活,第三个是心理健康,第四个是人际关系。

  其实这是一本类似自传式的书,讲的是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是如何通过自学,考上大学,获得世界顶级大学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的。这个故事离奇之处在于,这听起来像是不可能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关键是这个女孩子所在的家庭,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家庭。

  她的父亲,是一个狂热的宗教分子,也许有精神分裂,相信世界末日的说法,会在家里储存很多末日来临需要用到的物资。他主张在家里教学,不让他的孩子们去正规学校接受教育。他每天除了自己辛勤劳作之外,也让他的孩子们跟着在废料厂工作。

  他的儿子,也和他一样偏执,暴躁。会打骂这本书的作者塔拉。他用语言责骂自己的亲妹妹,说她是妓女,还会用手抓住她的头发,把她的头按在马桶里。

  母亲,是个对父亲言听计从的好妻子,她从来都是站在父亲的身边支持他。即使是被暴打了,也是忍气吞声。因为受了太多的苦和精神上的折磨,偏头痛一直困扰着这个可怜的女人。

  最奇怪的是他们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远离人群,拒绝政府帮助,抵制医院,生病了也采用自然疗法,认为这是上帝的旨意。

  在这样的生活方式里,塔拉从未怀疑过这样的方式是不正确的,是让人不舒服的。她都是在默默地承受着。直到有一天,她的一个哥哥泰勒通过自己的自学,成功地被杨明翰大学录取,走出了大山,给她带来了新的启示。这意味着另外一种可能。

  塔拉也开始自学,从十几岁才开始学别人几岁就知道的知识,还是在做完一天的工作的晚上才有时间。从一点点,非常吃力的开始,到后面终于有了一天,觉得几何图形没有那么地难懂,她花费了不少力气。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行动上的弱夫,满脑子都是自大的幻想,却没有用实际的行为去付之实践。所以,在看到塔拉自己熬夜看书那一段,确实感到了羞愧。有的人,即使是生活在了泥坑一样的环境,也能把自己的生命展示成盛开的花朵。

  从现在开始,去承认,去接受,去直面,去克服,去超越,然后去往更远的精彩世界。

  这本书摆在书架上很久了,前两天收拾书架,随手拿起来翻阅,跟着塔拉的文字,一看竟放不下来。读一本连书名都记不全的书,我竟然惊喜连连收获颇丰。

  读完后,久久不能平息,除了惊喜更多的是震撼。震惊这是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关于父母和七个孩子的家庭故事,怎么会有如此喜怒无常、自以为是、不顾儿女生命、甚至骂女儿是妓女的躁郁症父亲?怎么会有既会拿生命去救塔拉又会把塔拉的头按到马桶里的哥哥?怎么会有闭目塞听、不帮助自己女儿的母亲?更震撼是她竟然能存活下来,并且在17岁前从未上过学的情况下拿到剑桥的博士学位。怎么做到的呢?现在我正在读着她的第一本自传。太不可思议。

  每当看到一幕幕塔拉被伤害的场景,心都是跟着她一起疼痛。在16岁的时候塔拉终于学会了逃离,逃离到真正属于她的地方。会有人认识她,了解她,赞美她,认同她。当看到斯塔伯格教授说“你是块‘纯金”’;克里教授说“决定你是谁的最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的时候,我的眼睛里流出了感动和欣喜的泪水,终于有人站在塔拉身边鼓舞她,终于有人赏识她的才华。再也不用被父亲推向大剪刀刀刃,再也不用被肖恩哥哥拽着头发在停车场里拖,再也不用待在散发腐烂味道的家里了。

  教育让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校门的大山孩子,打开了另一个世界,让生命有更多的可能。

  就像塔拉在《福布斯杂志》访谈中说到:“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我们生活在知识共享的和平年代,又是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很多时候,好的坏的信息同时扑面而来难以辨析,带给我们的愉悦也是转瞬即逝。有时候是不是会感觉心里空空的,是不是会一而再的否定自己?我们到底怎么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真正能够沉淀下来,使得自己的人生充实的方式呢?我目前能找到让我心不慌的可能就是读书。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样才会安心。

  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然后再决定你是谁。

  “剑桥还是我记忆中的样子,古老而美丽。只有我变了。我不再是一名游客,不再是一个客人。我成了大学的一员。门上写着我的名字。”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写着我们名字的门。

  “决定你是谁的最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

  这本书是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也是真实的故事。塔拉出生在山村,父亲患有抑郁狂躁症,母亲对父亲唯命是从,17岁前的塔拉,在家中接受着不能去上学,生病了也不能去看医生的反现代化思想,要将父亲当成上帝一样崇拜,不仅如此,塔拉还有一位以“爱”为名的常常家庭暴力的魔鬼哥哥,每天承受父母哥哥的洗脑,用爱的名义捆绑欺骗着家人。扭曲的家庭一次次扑灭她心中不断燃起的火花,好在哥哥泰勒对塔拉的鼓励改变了她的命运,顺利自学考入杨百纳大学,并最终成了博士。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次次的揪心烦躁,但当塔拉真正拯救自己的灵魂后,我又去想到底是什么引起我非常强烈的精神共鸣。我不认为是极端家庭中的家庭暴力,也不是当代许多人讨论的女权主义。而是在极端封闭的家庭中,塔拉对过去17年的价值观与自己视角下了解的世界和自我产生矛盾的时候,如何去重新塑造自己。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的,比如母亲总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学业有成但不想他可能只心心念念外面的足球场,或是家庭给与童年的创伤案例也是有许多的。没有人能够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我们有机会受教育,用自己的知识,眼睛,内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有人认为是教育塑造了塔拉,但也不全是。教育给我们的力量就是帮你更好的认识你自己,去成为你自己。而对于原生家庭,在接受自己的新改变的同时,尽力引导原生家庭走向更好的未来。塔拉正是自省中改变自己,否定了从前的信仰,塑造了现在的塔拉。即使痛苦的生活推着她坚韧,冲突的世界观让她纠结、不平凡的经历却成为她思考问题时独特的视角。

  在此次疫情中,这本书更加强了我情绪上的共鸣,作为一名成年的学生,有时沉迷手机,有时蒙头大睡,待光阴流逝,又懊恼自己为何这样度过时间。即使有了改变的想法,却也不能做出改变的决心。是塔拉的一步步改变,让我想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应该勇敢的接纳曾经的自己,寻找自己的能力,不断的前进。

  这个世界给与我们太多美丽的诱惑,以至于我们不断的摇摆。在诱惑与进步的选择上矛盾,何不学习塔拉,释放自己,像鸟儿一样飞去向往的那座山。(黄冬霞)

点击显示
标签: 读后感 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367874/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