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读《论语.里仁篇》第十一章有感1500字

读《论语.里仁篇》第十一章有感1500字

其他读后感   2025-02-12

  第十一章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该章孔子重点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价值取向。君子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士,在社会中处于管理地位。而小人是庶人,指贫民百姓,在社会中处于生产地位。在孔子那个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时代,君子和小人的德行与视野泾渭分明,由是,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就再自然不过了。那么,什么是怀呢?《说文解字》说怀属于心部,怀,念思也。《释名》有:怀,回也,本有去意回来就巳也,亦言归也,来归巳也。《战国策魏策》说:怀怒未发,怀是心里存有,怀藏的意思。笔者认为怀当作心里存有、怀藏比较妥当。德者,得也。德就是做人的道德,也指作为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刑就是刑罚,对犯法者惩罚的法律。土指自己居住的场所,赖以为生的地方。惠就是实利、恩惠。汉代人注疏这句话时,孔安国认为:怀,安也。包咸解释惠为恩惠。

  朱熹解释这句话时仍然沿用了《说文》的用法,他在《论语集注》中说:怀,思念也。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怀刑,谓畏法。怀惠,谓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尹(尹焞)氏曰乐善恶不善,所以为君子;苟安务得,所以为小人。

  《论语正义》沿用了孔氏、包氏的注,曰:此章言君子小人所安不同也。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者,怀,安也。君子执德不移,是安於德也。小人安安而不能迁者,难於迁徙,是安於土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者,刑,法制;惠,恩惠也。君子乐於法制齐民,是怀刑也。小人唯利是亲,安於恩惠,是怀惠也。

  再联系宋代郑汝谐《论语意原》对此句之解释,可以做一总结。郑汝谐说:上有徳则礼义明、教化行,固君子之所安也。上有刑则善有所怙,恶有所惧,亦君子之所安也。小人则不然,有土以居之则苟安重迁,徳则非其所知也。有恵以私之则乐其所养,刑则非其所利也。君子小人识虑之远近,用心之公私于此分矣。当时之君既无徳政又无刑章,何以怀君子?争城争地,民不得一日安,其居重征厚敛,未尝有以恵其下,又无以怀小人矣。君子小人皆失其所是。以微示伤叹之意。

  按照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的句式结构,四个怀字构成相同的结构,应该属于同一词性:动词。无论把怀训为安,还是训为思念或念思,都是指心里藏着或者说心里存有。因此,这句话就是说:君子心存道德与刑罚,小人心怀故土与利惠。如果仅仅理解到孔子指明所以为君子小人这个层次,还是不够的。从孔子的儒士身份而言,孔子也应该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这是他作为士的本分。而问题是如郑汝谐所言君子小人皆没法作为,何以安顿天下?孔子通过四怀说明君子小人应该各守其分,这就意味着规劝执政者、在上位者要反思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管理实现仁政。换句话说,既然刑不上大夫,那么,士大夫这样的君子就应该具备崇高的品德,使自己心怀对法律的敬畏,对得起士君子这一光荣的称号,免于刑罚之苦,这样才配得上称君子。而礼不下庶人就是因为庶民这样的贫民百姓既没有受到什么士的教育,又不是士君子,对于他们最要紧的就是安土重迁,给他们一定的实惠就可以了,由此,也可窥见儒家倡导仁政思想的现实根据。孔子这句话的现实启示是:执政党、国家的管理者或者企事业单位等处于上位的领导者要时刻坚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底线和服务宗旨,决不能沦落为与民争利的暴君恶隶。

点击显示
标签: 老师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369471/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