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观后感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读后感范文欣赏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读后感范文欣赏

观后感   2025-01-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人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也越发强烈,因此,经典书籍成了很多朋友的首选。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我当老师这么多年,一直觉得用知识来对别人进行考试,在一定的层面上考的是记忆和理解,很少能考到思维和过程。西方的教育,包括日本的教育,很少会拿知识点来考孩子。比如,我们考甲午战争一定要问你,甲午战争发生在哪一年?这是考知识。日本人怎么考?问,甲午战争有没有可能避免?这样的方式,考察出来的是思考、是人生观价值观教出来的人是不一样的。

  南怀瑾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们以前读的书一辈子都管用,现在教材上教的东西,小学读的到初中就不管用了。以前学的东西为什么会管用呢?因为学习的是能够影响他一生,能够形成他价值观的、提升他认知能力的、提升他的心智的东西;而现在这些东西不学了,或者学得太少,或者学不得法。

  比如说,我们教孩子《论语》,第一节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背诵并默写。现在是小公鸡咕咕叫,背诵并默写。前一个小孩子到了80岁,有老朋友来访,把门一开,看到老朋友来了,很高兴,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一个小朋友,一看老朋友来了,说:小公鸡咕咕叫!

  但如果他一开始背的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君子不器,他的心胸就宽了,他的眼界就高了,他的立足点就结实了。

  教育不仅仅是工具,教育不是仅仅教给你一些专业技能,然后让你找份工作;人类最初的教育,不是把人教育成一个专业的工具,而是把人教育成人。

  苏格拉底的教育、孔子的教育、耶稣的教育、释迦牟尼的教育、经典的教育是头脑的教育。在今天,经典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教育这两者都需要。但人们往往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而忽视头脑的教育。而后者恰恰是教育最本质的功能,让人成其为人。古人的知识并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多,但恰恰是那些知识不很完备的时代,出现了一批伟大的、完美的人格。

  读经典根本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直接的目的,而是我们心灵的需求。

  一个心智达到充分发育的人,一个认知能力得到充分提升的人,他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会超乎同龄人。

  还有家长和老师认为,教《论语》嘛,是不错,但是小孩们不感兴趣。那么我想问,现有的哪一门课是按照学生的兴趣来设置的?所有的课程之所以设置出来,一定是两个目的,第一他未来生活的需要,第二他心智发育的需要。如果纯粹根据兴趣的需要设置课程,最好的课程是《王者荣耀》。

  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是完全按照兴趣教的。老师的义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不是屈从于学生的兴趣。

  一个好的数学老师,教着教着有的学生就对数学产生兴趣了,将来就研究数学了。这才是好的学科老师。

  当你克服了困难,学习到了新东西,能力提升了,这也是一种快乐。必须从不快乐开始,然后实现的快乐才是真快乐、长久的快乐。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庄子》《道德经》《坛经》讨论的是什么问题?我告诉你,讨论的都是关乎人一生的根本性问题。根本性的问题有哪些?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用更容易理解一点的话来说: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完美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完美的社会?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值得去过的人生?

点击显示
标签: 浏览 惨案 纪念馆 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376930/
观后感推荐
热门观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