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观后感 骑向路的尽头观后感范文欣赏

骑向路的尽头观后感范文欣赏

观后感   2025-02-07

  《骑向路的尽头》是一部由殷骆骏楠导演的纪录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川藏南线318国道上的壮丽风景,草原、河流、雪山、居民等各种景象令人流连忘返。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五个天南地北的人,在领队导演的带领下,骑行川藏318线,从成都到拉萨,24天。

  当他们克服了一路的艰辛,甚至超出自己的体能放手一搏,为了把想要做的事,坚持到底,去完成许多人这辈子连想都不会去想,也无法完成的事情的时候。听他们一路上,从现实骑行的艰辛里,体悟到你可能永远都无法体会到的,惊人的人生真理的时候,你原以为他们应该有会有着诸多人不同的,不具备的背景。但到影片的最后,当你发现,原来他们都不过是一个个在街道和你擦肩而过的普通的路人甲,甚至有的人只是从事着物流快递员工作的时候,我仿佛不经意间,在平静的海岸上,看见数米高的巨浪迎面席卷而来他们,是如此的震撼我的心!

  原来,这世界一直都是这样被这些看似平凡的物和人,充实而饱满着,若是你觉得空了,那也许空的那个人只是你自己。

  这让我想起行为艺术教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那场奇特的行为艺术《艺术家在场》。这场行为艺术里,阿布拉莫维奇在空荡荡的博物馆中庭放置一张木桌和两把木椅,每周六天,每天七个小时,与对面轮流登场的观众完成了长达716小时的对视表演。现场的摄影机拍摄下了当时参加活动的每个人对视的面孔。

  每一张,与阿布拉莫维奇对视的脸都是你原先每天在路上擦身而过,或者未曾照面的存在于世界上某个角落人的脸,但是,突然之间,在摄影镜头下,在面对举世闻名的艺术家对视里,他们都变得那么具体,没有了美丑,没有了明星和凡人,也没有了你原有的对人脸的厌恶、喜欢的主观评判。他们突然变得那么具体,那么具备各自与生俱来的人轮廓,那么真实而让你感动。

  这部纪录片里的这些骑行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他们个人的行为艺术。也许我们每个平凡的人,心里都有一场属于自己的行为艺术,而外化到这世界上的形象,就是我们毕生的乐趣和追求,有的人是红尘妻儿,有的人是山河湖海,而有的人是诗琴书画。如此而已。

  我记录了几句影片里极为撼动我的话:

  走的越远,心里越静。

  认识真正的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佛教讲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万事万物不固定的一种状态功名利禄,情爱种种,不是不可追求,而是不可贪求

  我不是个浪漫的人,可是我觉得我的妻子不能和我一辈子就是油盐酱醋,所以我这次骑行也是为了给她留一个回忆

  导演在路上,还偶遇了很多徒步和前往布达拉宫朝圣的人。其中一个胡子拉杂的彪形大汉的采访对话是这样的:

  你这样一路朝拜,走了多久?

  四个月了。

  你为什么能做到这样的坚持?是因为你的信仰或者为了谁许愿吗?

  如果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某个人,也许我都走不完这条路。

  那是为什么?

  为众生!

  他的回答,我惊讶万分。在这个物欲横流,雾霾笼罩的京城,众生这个字眼,我想对大多人来说,是陌生的,是无法具形的。可是在那样蜿蜒看见尽头的长路上,一个彪形大汉自然而然吐露的回答里,却那么突然地就杵在了你面前,让你的心不期然的跳动加速,喉咙哽住。

  这部纪录片在艰难的环境下,导演却采集到了令人轻松幽默()的自然情节,毫无纪录片的枯燥乏味,同时也深入地扑捉到了每个队员身上特有的个性,让人记忆深刻,发人深省。

  纪录片放映结束后,我在北影标放大厅外面见到了那个领队的导演一个形体瘦弱的大男孩,他叫殷洛。你很难想象,在这样艰苦的行程里,还要担任拍摄任务,又必须完成导演组织的艰巨工作,竟然是他那样看来脸面和身形还尚稚嫩的形象完成的。他告诉我们,这是他研究生的毕业作品,他本身也是个骑行爱好者。纪录片里的五个队员,都是当时他在网络上临机联络上的,这实在令人惊叹。

点击显示
标签: 吹牛 大王 历险记 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380292/
观后感推荐
热门观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