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我是猫读后感

我是猫读后感

其他读后感   2025-02-23

  猫这个傲娇而神秘的物种,似乎天生就易获得宠爱。

  小猫, 雪, 猫, 动物, 冬天, 宠物, 可爱, 白, 圣诞节, 家养, 雪花。

  他们善于在飞檐走壁的大侠和步履雍容的贵妇之中无缝衔接。

  眼睛睁闭之间,风情尽显,眸中倒映出的风景,如同贝加尔湖畔上的皎洁月光,令万物失去了三分颜色。

  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猫以格格不入的慵懒姿态打下了一片天地。而我时常幻想,猫眼中会有怎样的时代,是清醒抑或是沉迷,翻开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我想找到答案。

  猫说:我是猫,但不是普通的猫。

  我是一个旁观者,所以我清醒。混迹在人群之中,细观众生百态带给了我极大的愉悦感。

  我的主人是个苦沙弥,一件黑棉布和服穿了二十年。他只知在书本中寻找生活,自卑又自负,如同一个将自己藏在书房里的巨型牡蛎,活在壳中,试图保有体面和尊严。

  此时正巧赶上明治维新结束,我所生活的地方在迫切的汲取外来西方文明。变强像一面旗帜,牢牢插在每个人心灵的高岗上。

  有些人强势起来,在世俗而功利的生活;有些则不愿改变。凶猛肆意的文明冲撞将不平静带进人的生活,以洪水猛兽的姿态席卷一切。

  我的主人隶属于后者,他对资本主义凡事以钱为标准的作风极不满意,他试图寻找到一条路径,让内心得到安宁。但那一切又谈何容易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那位我所认识的最坏的人类金田老爷。一个靠高利贷起家,狠毒贪婪的大资本家。

  犹如灰色河流污浊淌于门前,金田老爷凶恶的断绝别人的生活并企图污化一切。

  他或者说他们的存在让那个时代被浓烈的乌烟笼罩,金钱至上,仁义无用。他见主人丝毫不为金钱低头,极不痛快,疯狂而毫无逻辑的折磨是使他快乐的理由。他使我的主人身心痛苦不堪,却以此洋洋得意。

  人们出于私利主义发明了公平,但还有些人不惜破坏公平只求一己的独霸。是浮躁的社会创造了他们,还是他们的存在污染了社会,早已道不清楚。

  我庆幸的是,即使身处功利的社会,仍有人不愿随波逐流。比如我的主人,他有读书人宝贵的精神,不齿于与贪婪的资本主义家为伍,甚至对金钱的仇恶已经达到了执着的地步。

  比如主人的一些朋友们,美学家迷亭锋芒毕露且聪颖,从不错过嘲讽金田、铃木的机会。理学士寒月不为利益折腰,没作财主金田家的乘龙快婿。

  比起金钱,他们有更在意的东西,那些屹立在心中的准则可以被称作为,信仰。但遗憾的是,他们也不尽完美。或软弱愚拙;或轻浮哗众取宠。

  他们最大的弱点便在于志存高远而无所事事,自命清高却过着庸俗无聊的生活。这更是为失败的来临平添了许多预示。

  我是一只猫,意外闯入人类生活。试图抓过老鼠,但那件事的困难程度远大于思考。初生牛犊不怕虎时毫不畏惧人类,侥幸得以生存还得感谢我那并不积极但也还不赖的主人。

  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生气就大发脾气,伤心就嚎啕大哭,简单直接,干脆利落。我们猫比人要纯粹得多。像主人那样表里不一的人需要借日记抒发一下不易轻易示人的真面目。

  而比起记日记,我倒更愿意把时间用在走廊里打盹睡觉。

  生命应当被应用于让自己幸福的事上,这一点,我们猫比谁都看的通透。

  我喜欢过一位叫三毛的猫咪,但她不幸离世;看过许多人间事,不敢说通透一切倒也略知一二。

  许多人梦想过我的生活,庸俗常人只见表象难见其里,猫生也很忙,因为头脑正进行激烈的活动,思考圣人才能悟出的道理。我死于醉酒溺于酒缸,故事也自此收尾。

  但时代没有结束,按部就班进行着的生活也没有结束,时间巨轮缓缓驶过,留下的涟漪,那是我来过的痕迹。

  我说,夏目漱石这只敏锐的猫无疑是时代的清醒者。

  他是高超的讽刺者。你看着他游刃有余的行走在冰面上,自然的化为猫,化为风,化为雾,化为虚拟,以无声无息的方式攻占你的城池,而你只能丢盔弃甲,举手投降。

  《我是猫》以猫的视角看待众生,实则是作者在与社会的腐朽直面叫板。既要戳破朦胧的纱,又要显得体面优雅。于是没有名字的猫诞生了。

  既是叙述者,又是批判者,既虚拟又真实,好像你我身边不会存在睿智到超脱世俗的猫,又好像他的确存在。自此蓦然瞧见某只猫眯眼的瞬间,思绪就再也无法纯粹了。

  这是文学渲染的力量。夏目漱石让本身与人类共生而不共通的生物活过来,字里行间平实自然,同时并不吝于对猫品格的完整塑造,于是我们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活起来的时代。

  猫眼中的人类正在各自忙碌的做自己的事情,而猫看到的事情也像电影一样一帧帧的放映于我们眼前。时代的厚重感并未削减,而故事的距离感则被悄无声息的拉近。你相信了,那么这只猫就在你身边。

  《我是猫》中并没有完整的场景,相反,它是由许多细碎的生活碎片所构成。这也使这部文学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样不落俗常的风格来源于夏目漱石对于不同文学环境的融会贯通,以微笑代替愤怒,以嘲讽迎接挑战。

  毫不犹豫的揭露了那个功利时代令人作呕的资本家做派。以文为利剑,狠狠地刺向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者,夏目漱石轻描淡写的用力,使这部传世之作表现出了令人肃然起敬的艺术效果。

  夏目漱石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的,但他终究难以阻止日本的沉沦。

  他知识分子的良知不允许他沉默,于是他拿起了笔,企图用这种方式为他心中的正义发声。

  他想要用文学同这个不太好的世界谈谈。人们应当清醒了,霸权最终只会被新的霸权取代。以牺牲公平换来的财富,也只会让更多人痛苦。

  提到以文为笔的作家,很容易想到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而不同于鲁迅先生直白的口诛笔伐,夏目漱石这样一个内敛敏感,偏抑郁质的作家写出的批判文字,没有想象中的尖锐。

  他自己也曾说过,比起嘲笑他们,我更嘲笑自己,像我这样的嬉笑怒骂,是带有一种苦艾的余韵的。所以他冷静的笔触反倒更引起了人们内心的思考,这样生动自然的语言和留有余韵的表达方式使他独具自己的特色。

  人类社会时常缺少敢于站出来迎战腐朽的勇士,更多的人习惯躲于巨幕之下。

  正是因为这份勇气和使命感,抵御不合理不公正的浩然正气,才使得夏目漱石能被人长久的铭记,他的人格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垂不朽。

点击显示
标签: 世界 变成 方舟 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382413/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