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有感
我选择观看这一集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对德国这个国家以及对他们这个民族怀有一种略显嫉妒的敬意。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从报刊书籍中了解到,德国人严谨、高效,敢于面对历史,热爱本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明智、勇敢的民族。据说,即便是在熙熙攘攘的火车站,他们也特意辟出一块安静的地方给旅客提供严肃文学和严肃哲学的书籍。在这样的大环境的熏陶下,也就难怪德国涌现出那么多令人耳熟能详的大师:席勒、歌德、贝多芬、瓦格纳、黑格尔、爱因斯坦……对于这样一个为人类做出过杰出贡献,同时又策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我想的确应该去了解一下它的历史。
纪录片从1815年德意志邦联的建立开始叙述,至20世纪90年代德国统一与发展结束,比较系统、清晰地介绍了德国一步步走向现代的曲折历程。具体过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
1、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时期。这一时期之前的德国很像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和建国初期的美国,虽然名义上为“邦联”,然而这样的联合是极其松散的。各邦国各自为政,都想由自己统一德国。由于各国经济上的绝对自主,德意志邦联的发展步伐受到严重阻碍,统一这个中欧大国已经成为摆在德意志民族面前紧迫的历史任务。在瓦格纳的四处游说下,邦联中最为强大的普鲁士接受了他的建议,提议在德意志地区建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寻求经济上的联合。这一举措,无疑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进程,也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事实上,普鲁士选择建立这一同盟,也就承担了统一的历史重任,只有敢于革新、敢于创造的人,才可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写到这里,我又联想起秦王嬴政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历史条件,正是他的先辈六代明君,每一个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才让嬴政有了奋六世之余烈、统一中国的机会。普鲁士的这一选择,也为之后德国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最初的基础。
历史的车轮继续滚滚前行,德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终于登上舞台,他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在他出任首相之后,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兵役制度。普鲁士的战车开动,普法战争的胜利宣告一个新的帝国即将成立。然而,王朝战争之后的德国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普鲁士的军国传统和大量的封建残余,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无论如何,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德意志终于迎来了统一。历史证明,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四分五裂的状态总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只有统一了领土,才能统一思想目标,才能一心一意搞发展。
2、大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时期。这一时期是德国继一战后又一个丧失理智的时期。希特勒的上台顿时掀起一阵反犹与扩张侵略的狂潮,究竟是德意志民族中好战的因子被重新调动,还是一战的失败和经济的又一次大萧条让这个渴望统一与和平的民族暂时被蒙蔽了双眼?历史是没有假设、如果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总是能很奇妙地统一。总之,极权主义下的德国又一次开动了战车,给世界留下了永远的创伤。这一段历史我不想再赘述,只是想提一提我在看另一部片子《希特勒·恶魔的崛起》时的一些感受。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我并不是说这部由美国人拍的片子是在刻意丑化希特勒,然而总觉得没那么真实。有时天才与疯子就在一线之间,希特勒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有很好的口才,有爱国的热情,有艺术天赋,不抽烟不喝酒,信奉素食主义,有冲锋陷阵的勇气,按理说,他是一个少见的天才,但对于犹太人的近乎偏执的误解乃至残忍,让他迷失了方向。因此,信仰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让人疯狂,也会让人坚定。
3、现代德国。谈及现代德国自然离不开冷战,美苏争霸呈现出的局部热战与全面冷战格局又一次波及到之前分分合合的德国。从最早被美、英、法、苏分区占领,到西德东德对峙,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始终是那样的强烈。这一时期,德国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清醒、去反思、去正确教育下一代再也不要有战争。虽然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与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截然不同。敢于直面历史的德国人诚恳地赎罪,那一张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勃朗特下跪的照片足以证明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正是带着这样的智慧和勇气,推倒柏林墙后的德国迅速发展,终于迈进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
我们也犯过错误,从德国这个例子身上,我们应该明白,如何勇敢地面对错误,如何反思错误,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坚持和平,反对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当之无愧的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才能真正实践我们的信仰。
读史可以使一个人明智,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又何尝不会让另一个民族受益匪浅。历史的神奇来源于许多的因果,也来源于许多的偶然。踏踏实实地读点、看点历史,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