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读后感书评800字欣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种变量,不同的事物之间也会相互影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由何帆著作的《变量》这本书呢?书中主要讲述了如何一些更好的帮助我们成功的变量的方法,网友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同学、同事、邻居,我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遇见不一样的人,与他们打交道、学习、成长。可是,这不足以被称为社群,称之为基础的社交圈比较合适,很多时候我们在这个圈子内不情愿地必须与很多人产生交集。而《变量》所提出的社群更多地是指通过人之间的共同关系或特征所组成的小团体,比如通过写作所组成的007,通过英语学习组成的线下学习社群,通过羽毛球爱好所组成的羽毛球活动群。每一个群体都是经过筛选的、自发的,成员之间以独特的爱好和需求形成一股强有力的、黏连度很高的羁绊。
神奇的是,这样的社群往往先天性地就能产生信任感,这也是作者何帆认定的未来社交主方向。
举个例子,在我第一次参加007线下活动时,到场了将近30个人,都是素未平生的陌生人,我们之间唯一的联系只是007浙江。活动前支付报名费,活动时听演讲、做讨论,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一股轻松的氛围。天性腼腆的中国人在面对陌生环境时的警惕感仿佛都不再存在,只因为彼此相信007战友们都是一群乐观向上、志同道合的伙伴。即使当我去洗手间时,也能非常放心地把背包和手机留在座位上,不会担心有小偷小摸。
类似的社群还有很多,在每一个群体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看似简单和理所当然的信任感。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社交软件横行的时代,想要与某个人建立起联系早已不是难事。但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反而感到迷茫,茫茫人海中真正的归属感除了家庭和公司以外,仿佛就变得极为有限。试想一下,当每天下班或者周末来临时,是否有觉得除了家庭和公司外,自己好像就没有其他值得一去的地方,也没有额外的社交圈和朋友圈了?
或多或少,相对不太善于社交的中国人都有这种感触,刷一刷朋友圈或者在微信群里谈天论地,但真正属于线下面对面的社交却极为缺乏。所以《变量》一书中提到的重建社群这一趋势我非常认同。社群将是越来越多人寻找的新的归属之地。没有人天生向往孤独,可能只是暂时没找到属于自己的团体。创新的关键是回归传统,或许当我们向内看,回归到人的天性所向,就能找到未来创新的方向,发展社群,努力构建一个个充满信任的、充满共同价值的社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