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读书笔记 《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

《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

读书笔记   2025-02-14

  这个暑假,我看了四大名着之一《水浒传》。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的腐败的一面,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打三骂,结果不是后悔就是吃亏。但是却有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点让我尤其感动。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那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但在水浒一百零八将中,“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更让我敬佩。他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在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水浒传》这本书写出了一百零八将的不同人生,不同品格,却有着同一的血性——为国杀敌,劫富济贫,的确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啊!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家都读过吧!

  《水浒传》里的鲁达,武艺高强,粗武钢勇,他的武器是两把斧子。而且他十分爱吃狗肉。甚至有一次,鲁达要镇关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头斩成细末。镇关西明白鲁达来学自己晦气。不愿干,鲁达便把两包肉末朝镇关西砸了过去。镇关西恼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鲁达,鲁达逃到街上。镇关西追来,鲁达就顺势按住他的左脚把他踢倒。

  鲁达踏住他胸脯骂道:“你一个操刀屠户,竟然称镇关西,欺侮金家父女!今叫你尝尝俺的拳头!”

  武松是一个硬汉,大家最熟悉他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老虎。这一天,武松摇摇晃晃上山,见一块大青石,便在那大石上休息了一会,这时忽有狂风刮来。武松心疑,又听得背后扑的一声,回头去却见一只吊眼白额大虫,已落在背后!武松急忙一闪,闪到了老虎背后。大虫见没扑着武松,便前爪一搭地下,猛吼一声,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闪到了一边。武松等老虎再次吼时,双手抡起哨棒,尽全身力气一棒击去,不料打折了旁边的树杈,哨棒一截两半。大虫咆哮,再次扑来,武松丢了半截棒,赤手空拳就势按着虎头。武松把老虎头直往土里按,又举起拳头猛击“大虫”头部,终于把“大虫”打瘫了。

  读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我仿佛认识了108个梁山起义的绿林好汉。从中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一定要学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学那些专横跋扈、欺善怕恶的人。刘备说得好:勿已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水浒传》与《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并称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据考证,施耐庵与罗贯中还有师徒关系。其中,《水浒传》主要描述了一群不堪暴政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并以失败告终的历史画卷。

  在《水浒传》中,作者创造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人物典型,例如有济弱扶贫、乐善好施的山东及时雨宋江,有神机妙算的智多星吴用,还有武艺高强的豹子头林冲等多位英雄好汉。

  在众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中,我特别喜欢两位英雄。第一位是花和尚——鲁智深。他向来爱打抱不平,以义结友,做事以“义”为先。让我们耳熟能详的有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野猪林救林冲等众多事迹。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另外一位天残星——行者武松。他自小父母双亡,和兄长武大郎相依为命,自幼习得一身好功夫。回家路途中,在景阳岗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为祸乡里的大老虎。后来又发生了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单臂擒方腊等脍炙人口的佳话。鲁智深和武松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令人佩服他们的武功高强、重情重义。

  梁山好汉们的故事,从宋江坐得梁山头把交椅,将聚义堂更名忠义堂,众多英雄好汉的命运就注定从打抱不平走向招安失败的不归之路。读完此书,有两个字“忠”和“义”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点击显示
标签: 行者 大战 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398024/
读书笔记推荐
热门读书笔记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