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不跪着教书】第一次从同事口中听到这个书名,让我很诧异。老师要跪着教书吗?我有没有在跪着教书呢?带着这样的心情我问老师借来了这本书,开始认真的阅读。
在古代,一个人一般也只是跪天、地、君、亲、师。就连朋友这样亲密的关系,也不过是相互作揖而已。可见跪是很隆重的礼节,一般人是不跪的。尤其现代人,交往礼节一般是见面时亲近的握手,稍微生疏的摆手,表达感谢一般就是谢谢,拱手。即便是别人给予了很大帮助,也宁愿多买些礼品,也是不会屈膝下跪的。当代也有下跪的,还被评为2006年感动中国的一跪。就是侯耀华给陆永康的一跪。
出生9个月就因小均麻痹症而残疾的陆永康,20岁时就成为贵州农村一名小学民办教师,从此开始漫长的跪着教书的生涯,他跪着授课36年的事迹感动了中国在央视给这位感动了中国的残疾老教师颁奖时,着名相声演员侯耀华咚的一声跪了下来,他说:我知道要给您颁奖的时候,我只想着一件事,您跪了36年了,今天我应该给您跪。我代表所有的孩子们,说一声谢谢您陆老师。其它的下跪无非就是街道旁的乞讨者,或者有不可告人的原因的下跪如:济宁副市长为劣迹下跪。
峻我们为什么会跪着?
我们自己本身就有跪的劣根一性一?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人的膝盖是软的,是为了便于跪拜。或为生存,或为发财、升官,难免有人愿出卖自已的人格、尊严。虽然当一毛一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时。我们的一精一神是不是就站起来了?
跪在自己的怯懦一性一格上,跪在自己的传统习惯,跪在世俗上,跪在强权下。
我为什么谈这些呢?这些都是做人的跪,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先要保持一个顶天立地的独立的灵魂。而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首先在做人品格上要站着。
从教师职业角度来看。跪和站也都有自己独特一性一。
作为老师的人,恐怕没有几个心甘情愿的愿意以一颗跪着的灵魂来支撑自己的躯体而教书。尽管心不甘情不愿,但事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以狭隘的功利倾向和作为来左右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以为了学生好之名而行摧一残学生身心健康之实的、以维护自己的所谓尊严而肆意践踏学生的人格尊严的,身为人师但言行举止难做师表的、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的,这些现象,莫不是在女老师挺秀男老师伟岸的躯体下隐藏着一颗跪着的灵魂。
三、先从我们的教学上来看我们跪着的表现
不管你是否相信,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跪着教书的。
一、跪在教参上可以说,教参已成了许多教师的左膀右臂。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不会思考,二是懒于思考。导致思考能力与独立一精一神的退化,使教参成了保姆,喂养着所谓的教学。而且,现状的可怕是教师依赖教参特别严重,缺了它似乎寸步难行。跪在教参上势必导致教师个人声音的丧失。教材可以统一,文本解读却一定要有差异。站在文本面前,教师是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而不是侏儒。文本解读依赖于教参而千篇一律,使课堂教学成了纯技术层面的一操一作与一操一练,那么,教学艺术即使是多么的高深莫测多么的出神入化,也同样掩饰不了其骨子里的苍白与僵化。
学术超男易中天,学术超女于丹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创造一性一地解读经典。教育专家的的独辟蹊径,窦桂梅、我们学校的的教学超男钱广书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在教学的不懈追求一直是他不断进步的原因。游子吟孟郊的母亲。【曹冲称象】的办法;
峻、跪在教案上给你文本,如何理解,体现你的认识水平,现在有了教参,理解也不大用水平了;而如何设计教案,本应体现着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现在,似乎也不要这种能力了。教案铺天盖地已是不争的事实。关于教案,作用是明显的。教要依案而行,无案何来教?参考一下教案无可厚非,问题是,有些教师跪在教案上,不想起来,或者,再也起不来了。和跪在教参上一样,跪上教案也表现了教师的惰一性一,而且是彻底的惰一性一。既没个一性一的见解,又无个一性一的设计。后果是,一害了自己,二害了学生。教案是为一定学生量身定做的,不同的学生,效果迥异,照搬上课,学生自然遭殃。(事例:)当然,这也不是说教案就不可参考,取其一精一华剔其糟粕,化为己用,应该是理想的方式。而且,最好是备好自己的课后再参考教案,加以比较,以取长补短。
三、跪在文本上说实话,对于文本,我们都有一种趋从的心理。跪在文本上,是我们比较顽固的姿态。具体说来,它至少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跪在作者面前。早些年,杨朔的散文大行其道,我们可一爱一的老师就把它说得天花乱坠,好像很少有说不的。现在,杨朔是被打入冷宫了。但去了一个杨朔,还有很多个杨朔站起来,就像别离科夫死后一样,怎么办?二是跪在作者观点面前,也就是所谓的中心论点面前,对那些很个人化的看法,报以热烈的掌声;三是跪在写法面前,我们对文章遣词造句的推敲,对谋篇布局的梳理,最终总是课文为准,不敢越雷池半步;四是跪在躯体上,对作者的内心世界缺乏深入、细致、体贴的关照与感应,见其形而不见其神;五是跪在背景上。背景对理解文本自然重要,但完全从背景着眼,也就抹杀了文本的超时空的现实生命力,陷入狭隘的阅读而不能自拔
四、跪在学生前跪在学生面前,无外两点原因,一是教师个人素质的缘故(既没有一桶水,也没有源源不断的水),对学生的观点或看法,不能作出迅速的评价与判断,从而附和学生,或者以自己的权威压服学生,以对为错。这是一个硬伤问题,无法避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类似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