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读书笔记500字(精选笔记)
《愚公移山》这本书讲的是愚公家门前有一座大山阻挡了路,他和他的子孙就开始挖这座大山。一天,一个老人走过来,询问他:“你可真愚蠢啊,这么大的山你什么时候才能挖得完?”愚公就跟他说:“你才愚蠢呢,只要我的世世代代的子孙一直挖下去,迟早会把这座大山给挖走。”最后愚公的行为感动了上神,上神就派了两个大力士把山给搬走了。
这个故事中的愚公是一名拥有恒心的人,向我们展示了只有坚持才会成功的道理,而那位老人则相反,是一位好吃懒做,不勤奋的人。
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人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不然不可能成功,就像故事里的愚公一样,最后感动了上神,移走了山。
看到这个故事,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2022年夏天的一天,烈日炎炎,我坐在窗边的书桌前拼乐高,炎热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豆大的汗珠从我的头上滚落,这个乐高好难拼啊,我又热又烦躁,总也拼不好,拼了15分钟,我“啪”地一声把乐高摔在书桌上,想放弃了。这时候,我突然瞥见一旁的《愚公移山》,想到了愚公的精神,跟自己说:“我也要学习愚公的精神,努力把乐高拼完!”随后,我让自己慢慢静下心来,继续拼装,认真地琢磨,终于耗时1个多小时把乐高给拼装好了,我太高兴了。
经过那件事,我懂得,我们应该学习愚公的精神,坚持就会成功!
品读了《愚公移山》之后,我觉得文章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让我印象深刻。
愚公他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不半途而废,最后终于得到了成功。智叟却鼠目寸光,只会去嘲笑他人,讽刺他人。所以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形容愚公和智叟的话,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其实在历史上有很多像愚公这样的人。詹天佑是我国一名伟大的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的。当时清政府条件非常的贫困,技术也很落后,可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詹天佑并没有放弃,而是克服重重困难,自己亲自带着学生和标杆,背着经纬仪亲手设计了一张最佳的图纸。途中需要经过居庸关和八达岭这两条隧道,开凿隧道时山洞里弄得满身泥浆和水,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去提着水桶去抽水。而且铁路途中要经过一个十分危险的陡坡。于是詹天佑设计了一条“人”字形路线,这样火车就很安全的过去了,解决了地势陡峭的问题。
其实当清政府提出要用中国的工程师来修筑京张铁路时,外国人发出的只是一片嘲笑、讥讽,甚至还有一家国外报纸说能从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那些外国人只看到了我们中国的技术落后,但他们没有看见我们中国人有一种愚公精神,坚持不放弃的精神,这些鼠目寸光的外国人就是智叟。
我们不能像智叟一样鼠目寸光,只会嘲讽,我们要学习愚公,坚持、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今年暑假我看了很多书,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愚公移山”这则寓言。
《愚公移山》这则寓言主要讲述了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它们挡住了大家出行的路,于是愚公下决心要把这两座山挖走,他的一举一动都被邻居看见了,便问:“你要多长时间才能把这两座山挖走呢?”“我挖不动了有儿子,儿子挖不动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总有一天可以挖完的。”愚公回答说。山神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于是移走了这两座山。
愚公的精神也感动了我,他面对困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恒心最终获得了成功。与其说是山神移走了这两座大山,不如说是“愚公精神”移走了大山。从愚公精神里我学会了坚持,他面对困难时毫无退缩、迎难而上,愚公坚信通过子子孙孙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可以移走大山。这让我想到练字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每天坚持练字,那么终有一天我一定能把字写得很漂亮,当一名出色的书法家。从愚公精神里我学会了努力,学习中我们要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坚信付出总有回报,努力了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从愚公精神里我学会了奉献,愚公移走大山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所有人的出行方便,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俗话说“滴水穿石”,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这就是愚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