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是托马斯-阿姆特郎先生进行了15年的调查研究,最终写成的经典教育专着。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
书中关于一个叫比利小孩的故事.谈到他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但因为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而被勒令退学。使我联想到托马斯先生在书中的具体分析,就是很多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最后归结到底是现今的学校教育很难适应孩子们,老师们仅仅重视的是孩子们很有限的几个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得很多孩子天生的才能和潜能被打压了,从而产生了很多不适应学校教育的差生,学习上的残疾人,当这些标签被无情地贴到孩子的身上时,孩子们就真正地成为了学业残疾人了。
在今天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几乎天天都在制造着大量的学习残疾人,只是我们中国人给他们贴上的标签不太一样----差生,现在叫的好听一点就是后进生。他们带着这个标签在学习生涯中艰难跋涉,永远走不出失败的阴影。例如书中的比利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却因为学习不好被学校认为是问题学生。
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每个学生同一个尺度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有些孩子会因为无能为力而放弃。对于一些学生考一百分是她的最佳成绩,而有的学生考七十分就已付出了最大努力。作为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得到了提高,要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要给每个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途径,要为每个学生设置可实现的目标,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培养一个心理健康、性格坚强、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孩子,那是家庭最大的幸福。教育和引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思想,改变重知轻德、重智轻能的倾向,重视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子女的全面发展;掌握科学教子知识,实现教育角色和教育方式的转变,从单纯教育者转变为共同学习者,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每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不要再让她体验觉得自己无能的失败,学习变成了令他们害怕的事情。让他们对学习增强信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在是以孩子为本、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本的家庭教育上。
众所周知,人的一生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的影响是终生的。家庭同样是一所伟大的学校。根据着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对教育的说法,我们也可以认为:家庭教育其意义就在于奉献;家庭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家庭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实现家庭教育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教育和引导家长拓展家庭教育空间,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促进三教结合,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就这些教育现象做了分析,揭示了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应如何去发现并利用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孩子用七种不同的方法提高学习成绩。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对差生的家长以及优秀的家长,都有好的帮助。看了这本书,你就会知道,所谓的学业残疾生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的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独有的一种学习方式,老师和家长只是没有认识清楚而已。而且,很多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习恐惧症或厌倦上学,是因为没有认可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偏见忽视了。从而失败的教育就导致了学生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