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鸡的启示
主有二鸡,一黑一花。一日,主欲杀一鸡。主问黑鸡:“你为何下蛋?”黑鸡曰:“不知,但知吃食下蛋,不下不快。”问花鸡:“你为何下蛋?”花鸡曰:“我是主人的,我要知恩图报。主喂我以谷粟,我还主以鸡蛋。”主问黑鸡:“打算今年下多少蛋?”黑鸡曰:“不知,只要有蛋,我就下。”又问花鸡:“打算今年下多少蛋?”花鸡曰:“我要多下蛋,下好蛋,为主人作出更大贡献,力争日下两蛋!”主遂杀黑鸡。妻回,问:“你怎么把会下蛋、多下蛋的鸡杀了呢?”主愕然。
读了以上寓言故事很是愤愤不平:勤恳工作、有一说一的“黑鸡”最终难免一刀,而那只专喊口号、惯说空话、不干实事的“花鸡”反倒“屁事没有”!
联想到我们日常的教育工作,是不是也有类似问题呢?有些教师工作勤勤恳恳,但不善言辞,工作应该怎么干就怎么干,不夸大、不缩小,最终却因为“工作成绩不突出”而被取消应有的“福利待遇”,至于各种“评优评先”更是无缘;而有极个别人“蛋虽不下一只”,但喊起口号来倒是一套一套的,很有鼓动力,因而经常能比别人“多吃几口食”。
人是有差异的:有的善言,有的木讷;有的懂得“忙里偷闲”,有的专会“埋头苦干”;有的精通“驭人之术”,有的只擅“低头拉车”。我们要求所有教师都优秀,那是不现实的。扬长避短,各得其所,这是学校领导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每位教师自己要经常思考的问题。领导者对其属下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不做上述寓言故事里的“主人”,要做“主人的妻”。
能言巧干,甚至有领导才干,当然是优点,受到赏识也无可非议;但不善言辞不等于内心世界不丰富多彩,埋头苦干不等于没有工作,任意克扣那份“应得的谷粟”似也不妥,甚至还有那么一点“打击报复”的“嫌疑”。
以愚浅见,“黑鸡”不该杀,应得“待遇”照发,每天该喂多少食还喂多少食。对其不必苛其“言”,只需重其“行”即可,毕竟“黑鸡”能下蛋不假吧?“不管白鸡黑鸡,只要能下蛋就是好鸡!”至于“花鸡”么,杀掉它似也不必,起码它有观赏价值,把它当宠物饲养,它的话可以听一点,但不必太相信。“待遇”也“照发不误”,这是维持它生命的需要,也是它“工作”的应得“报酬”。它也下蛋,只是质量和产量都逊于“黑鸡”罢了。不过,“花鸡”额外的“嘉奖”就免了吧!把这部分省下来赏给能下蛋的“黑鸡”吧,兴许闹不准哪一天“黑鸡”真的会“日下两蛋”,或者下个“双黄蛋”呢?
由“鸡下蛋”自然联想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时代需要我们出成绩,社会需要我们出人才,学校里就应该“养”许许多多能“下蛋”的“黑鸡”,少“养”或“不养”专喊口号、惯说空话、不干实事的“花鸡”。这是学校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们教师尽量不做“花鸡”,要争做“多下蛋”的“黑鸡”。不过,“黑鸡”们平时应潜心研究讲话艺术,努力提高讲话水平,不为邀功请赏,不为哗众取宠,这可是教师们实实在在的“活命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