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体裁作文 叙事 北京的中秋节

北京的中秋节

叙事   2025-02-22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中秋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正逢诸果成熟上市,是个果子秋,有的老北京人就直接称它是果子节。在老北京,中秋的前数天,在东、西四牌楼,东、西单牌楼,前门大街,天桥等各热闹街道均有果摊,接连不断,有些大商店临时搭棚支帐,昼夜营业。这些席棚和果摊是专卖水果和出售整只羊的。水果品种包括红葡萄、白葡萄、鸭儿梨、京白梨、苹果、青柿、石榴、桃子、烟台梨以及西瓜(专为供月之用),干果店门前卖糖炒栗子。由于水果品种最全,故供月以水果为主。在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八月十三到十五,学生也不上课。当到了中秋节黄昏的时候,每家每户就都在庭院中设一供案,将月饼和石榴、枣儿、萝卜、西瓜等瓜果供于桌案上。女人一一向月而拜,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中秋祭的就是月光马儿和兔儿爷。这里所说的月光马儿,就是纸神马。《燕京岁时记》说:京师谓神像为神马儿,不敢斥言神也。这月光马儿,上部绘太阴星君,下部绘月宫桂殿及捣药的兔儿爷,彩画贴金,辉煌耀目。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兔儿爷源于传说中月亮里的玉兔,是用黄泥以砖模刻塑的,造型众多,大的高约三尺,小的仅一寸左右;大的很威风,小的甚精巧。兔儿爷多似将帅,身穿金色盔甲,或半披战袍,有的骑着狮、象、麒麟、骏马等神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颌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老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一般从八月初就开始摆出来,一直卖到八月十五的夜晚,过了十五就没人要了。兔儿爷虽一年一度享受一阵香火,不过谁也不真把它当神看待,撤供后就是孩子们的玩具了。北方的月饼不如南方的细软,在六十年前,除了东安市场和前门外几家南味食品店售卖火腿、五仁、提浆等少数几种南味月饼外,北京人习惯吃的则是自来红、自来白和上供用的大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等),品种不多。现在流行吃广味月饼,而过去老北京的中秋月饼则是以前门致美斋为京都第一。以前老北京祭祀的月饼都很大,很多家里都吃不完,有的保留到除夕接着吃。月饼源自民间祭祀,同样,老北京人常吃的点心其实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间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

点击显示
标签: 习惯 先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5803/
上一篇: 呼吁
叙事推荐
热门叙事推荐
  • 写人
  • 叙事
  • 写景
  • 状物
  • 议论文
  • 说明文
  • 书信
  • 申请书
  • 童话
  • 歌词
  • 扩写
  • 改写
  • 续写
  • 考察
  • 抒情
  • 看图
  • 想象
  • 漫画
  • 材料
  • 活动
  • 寓言
  • 贺词
  • 请假条
  • 启事
  • 寄语
  • 建议书
  • 倡议书
  • 保证书
  • 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