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是一棵树
跟一位不经常见面的朋友谈到了友情的问题,他说了这样一个命题:真正不被时光冲淡的感情几乎没有,无论是什么,总有一天会淡去,最后变成了水,水过无痕,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个说法我倒是第一次听说,在这之前,有人说朋友像酒,久而弥香,也许很有道理,但在我看来,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因为酒无论香与不香,不同的只是它的味道,而其中包含的内容是一致的,如果非要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那么无非可能会增加一些细菌而已。友情需要沉淀,就像酒需要发酵一样,但是发酵以后的酒基本上就不再变化了,而友情呢,却还是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它不会永远停留在某一个阶段。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没有什么东西会一成不变。友情就是这样,要么变好,要么变坏,即便是不好不坏也需要双方不断的调整才能到到这样的平衡。所以我更愿意把友情比喻成一棵树,一棵不断生长的树。那么,友情是怎么长成一棵树的呢?在我看来,它需要如下的阶段。 第一,播种。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就好像我们撒下无数的种子,只有那些具备了合适条件的种子才会发芽。对一粒真正的种子来说,这些条件包括土壤温度湿度营养等,而友谊的种子能够发芽则需要真诚、尊重、热情、理解等等因素。从两个人相遇开始,就要细细的耕耘,剔除那些埋藏在深处的比如互相利用自私自利之类的小石块,给它创造舒适的生长空间,只有这样,才会有机会长出友谊。 第二,浇灌。当一粒种子开始发芽,然后破土而出,长出鲜嫩的幼苗,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得到了第一步的回报,可是我们想要的不仅仅是这些。因为我们渴望的可能是参天的大树,是鲜艳的花朵,是丰硕的果实。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这还是一个辛勤劳动的过程,需要付出的不只是汗水,还要有耐心恒心和诚心。一封信,一个电话,一声问候,就是在给它浇水;一次见面,一次倾听,一次帮助,都是我们对它施肥。好不容易它长大了,但是也不能就这样万事大吉。我们很容易的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对一棵长大的树,认为不需要再这么辛苦的照顾,因为它已经有足够的根系,可以从深深的地下吸取养分。其实这是一个偏见,培育友情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老树能活得长久,不代表它就一定茁壮。也许它能吸取到养分,可是这种养分可能仅仅只能维持它的生命,却不足以支撑它健康的成长,更别说指望它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来了。这样的树,即便存活的时间很长,可是却并不是你想要的。甚至,在条件恶劣的时候,它的存活也会成为问题,我们都知道,在沙漠里,有成片死去的胡杨林,它们都是成材的树。 第三,修理。这也是一个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环节,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才,我们的友情也需要我们不断地维护。无论是什么树,从它开始长大的那一天起,就需要我们给它修理、剪枝、抽条。关于这一点我倒是可以多说几句,在我的老家,种着几百棵果树,我老爸常年做这些事情。他告诉我,一棵正常结果的树,是不需要太多的枝枝蔓蔓的。对友情之树而言,有的枝条需要保护,因为在将来它们会开花结果,它们的名字叫做真诚、信任、关怀、帮助。还有一些枝条,它们不但是多余的,而且还可能是有害的,它们会浪费营养,还会阻碍其它有用的枝条的正常生长,这些枝条包括误解、抱怨、敏感、妒嫉等等。对于那些没用的有害的枝条,就需要我们毫不留情的剪掉,不给它们生存的空间。 这个季节我家的苹果已经开始结果了,老爸应该在果园里忙着束果,就是人工的去掉一部分果子,如果置之不理,放任它们自由的生长,那么每个苹果都可能长不大,更重要的是,这样可能会把树累死,明年就没有多少果子了。对友情之树来说,你同样不能对它索取太多,即便是你认为自己付出得够多了。过多的攫取会产生致命的伤害,要知道,你的付出应该是自愿的,而不是为了换取同样甚至是超额的回报。 友情之树,它可以是玉树临风,也可能会参入云天,还可能是茂密的森林,因为我们很少会只有一个朋友。友情之树,它伸展的枝叶是它的现在,茂盛也好,凋零也罢,每个人都看得到。我们看不到的是它的根,那些深埋在土中的部分就好像友情的过去,是友情的基础,没有过去的友情,就像没根的树,很难继续存活。但是如果要它茁壮的成长,光有茂盛的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辛勤的浇灌,细心的呵护,这些环节,缺一不可。 朋友不一定非要天天见面,不一定必须长相厮守,即便是相隔千里,也能相互依靠。说到底,友情之树,应该种在我们的心上,如果心灵之间没有距离,那么两个人之间就没有天涯。 也许你心中的那棵树已经枯萎,但我知道,最先枯萎的,是你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