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老师
“嘻嘻,嘻……”、“哈哈哈……”一串刺耳的笑声从左边传来,抬头一看,黄臻裕和黄麟凯在大笑。班上也有小部分同学在“议论”着,谈笑风声,比比皆是。忽然,一切声音戛然而止,我身后吹来一阵凉风……此时,后门站着一位怒气冲天的人。他身着一身丝绸衣,宽大的裤腿在风中飘荡,头上一些白色的银丝十分刺眼。只听他说,“都午读了,你们还在干什么?还不快练字?”口气之冷冰入人心,威力之大,吓得大家大气不敢出,老老实实地拿出本子来练字。有这样威信的人,可想而知,是我们班主任左钢老师。此君功力深厚,教导有方。不信?你听:“你这个字‘肩膀’要拉宽一点,才会好看。”“这个“申”要收笔,上宽下窄才好看。”“来,看一下我怎么写这个“神”字。那个撇折要连笔,才写得快。……此君不但擅长此道,而且十分严厉。有一次,大家听写错了很多,他要求我们把错的字,一个抄五十遍。抄得我们“天昏地暗”,死赶滥赶,抄完它。还有一次,有些同学不注意写作业的格式,即问题用黑笔写,答案用篮笔写。因而被罚重写,那作业纸整整两面啊!写得那些同学愁眉紧锁,咬牙切齿。问:此君为不近人情否?曰:非也。此乃习之度。此君上课不苟言笑,常常是他板着脸说教,我们却忍俊不禁地笑。特别是他的俗语,什么“拖死狗”啊,“家属婆”啊,“死狗等棒头”啊,还有什么“捡到篮子都是菜”啊,随便漏一句,就让你笑掉大牙。且生动形象,寓教于乐也!此君颇为心细。这不,上个月的中秋节,他念着班上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同学和一并的几个“自愿者”一起去他家吃饺子。我们十几个同学如风如火地去到他家,接着就动手帮忙。此君家里可是“利器百出”啊!而且花样多啊!他先是让我们剥蒜米,还拿来个碗,那碗也奇特,碗底不仅不光滑,上面还故意造有两道像猫爪抓过的痕迹。他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问:“你们谁知道怎么砸蒜米最好啊?”我们兴致勃勃地猜,有的说,用刀拍扁;有的说用刀剁;还有的说,入在碗上直接砸。他左右来回晃了一下脑袋,又颇为神秘地冲我们眨眨眼。只见他转身拿过塑料袋和面杖,把蒜米放进袋,把它们放在那个奇怪的碗上,用面杖砸。呵呵,不愧是个好办法。我心里暗笑:原来是着们用的啊!此君又问:“谁来砸?”“我来!”谭凯洪一马当先。他朗声应到:“好,你来。”啪!”一声脆响,那个奇特的碗烂拉。谭凯洪用力过头了,他心疼地说:“你呀!我这可是日本进口的,一看,就知道你在家不经常干活。”此君又忍不住打趣说:“叫你爸买个来赔给我啊。”我们在一旁窃笑,谭也傻傻地大笑。后来,左老师又拿了个新的碗,手把手地教谭砸。此君啊!吃饺子时,我看见梁璐尽和朱恒在说话,我故作幽默说:“你们两个不要窃窃私语啊。”大家都没反映过来,林淇钧又突兀地接上一句:“不要切切察察。”左老师饶有意味地问:“鲁迅疑心阿长,疑心什么?”在座者皆笑,林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我们酒足饭饱之后,又乘车去南湖公园看花灯,不过,那车,车车爆满,我们到了那,一下车,一幅很美的风景画就出现在眼前。远处高高的桥上悬挂着五颜六色的灯,水面上有两条“巨龙”盘旋,还有什么“花果山”、“天鹅湖”之类的花灯,炫丽之极。名师点评:
本文开篇独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同时,小作者幽默诙谐的语言,更是将主人公——左老师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文中,自然的过渡,恰当的用词,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师生之情。全文结构清晰,叙述流畅,写作方式新颖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不过老师还是希望小作者能够在写完作文之后细细品读,避免句子中词语的意思重复。(快乐学堂特聘教师:) 2009-12-11 9: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