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况到想法,再到语言行动
请看《一定要争气》(浙教版第八册第2课 人教版第五册第26课)里这个片断: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从别的国家来的学生。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同学。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几年来,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实验,需要熟练的技术,还需要耐心和细心。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那位教授自己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做成功了。
这个片断先介绍旧中国贫穷落后外国学学生瞧不起中国同学的情况,再写董第周的想法: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然后写童第周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的行动以及最后获得成功。这就是按从情况到想法,再到行动的顺序写的。在中国人受歧视的情况下,童第周决心为中国人争气,于是就刻苦钻研,反复实践。这样写,我们读了会觉得事情真实合理,能感受到童第周为国争光的自立自强的精神。
再看我学生的习作片断: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我打算送妈妈一件礼物,可是,送什么好呢?我想了又想,喔,对了,送妈妈一篮鲜花吧,因为妈妈是一个爱花的人。
下午放学后,我急忙跑回家,把我的流氓兔储蓄罐拿出来,把积攒的零钱全部倒了出来,然后来到花店,告诉花店的阿姨:阿姨,我要买花。
(节选自《送给妈妈的礼物》 作者:柳雪 见2008年10月14日《作文指导报》小学中年级版)
这个片断,先写三.八节来临的情况,再写自己想送妈妈一篮鲜花,然后写自己拿钱到花店买花。这也是按从情况到想法,再到语言行动的顺序写的。因为是三.八节,小作者才想送妈妈鲜花,于是到花店买花。这样写,事情讲得明白,表现出了小作者对妈妈的爱。
做一做,练一练
1.填空。
童第周留学比利时面临的情况是
。童第周的想法是
。童第周的行动是 。
2.按以下格式写句子。
(1)看到想说
(2)听到想做
附:
课文一定要争气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书。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他再三请求,才勉强同意让他再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学习。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了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看书。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功课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差,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从别的国家来的学生。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同学。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民争气。
几年来,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需要熟练的技术,还需要耐心和细心。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那位教授自己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做成功了。那位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也能办得到。
思考.练习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课文有几处讲到一定要争气,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
3 找出描写童第周发愤学习的语句,读一读,再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收集我国科学家发愤学习的故事,读一读,再讲给同学听。
一般来说,人们遇到一种情况,会先在心里产生想法,有了想法以后才有语言行动。如果我们在写人记事时,能够按从情况到想法,再到语言行动的顺序写,那么文章就会真实生动。
青岛市唐山路小学 朱维山
QQ:65792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