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落的粉笔末》
《飘落的粉笔末》这组诗是我读到的写乡村教师生活在篇幅上最长的诗。组诗向我们讲述的是一名青年教师在一个叫庆坪的乡村学校里,面对简陋的教学设备、孤独的生活环境、艰苦的生活时所产生的一些想象与思考。他用诗在讲述和思考乡村教师生活,给生活着上了一层可人的色彩。 “作文”等的细节,比如;“那些粉笔,带走了我的体温/一笔一画,带走我的青春”(《一样》)让人对教师生活的单调与意义有明晰的可触摸的实感,不是那么遥远和缥缈,尽管有些篇章还需修改,不是那么完美。刘晋寿是定西一位在诗歌艺术方面有一定成就、影响和地位的诗人。他是甘肃省诗歌界的重要一员。他曾有过一段16年的教师生涯。《飘落的粉笔末》更有生活的况味,写作手法多样,视角更宽广。很显然这是一组回顾自己青年时代生活的诗作。他学习和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些优良传统;写意、抒怀、通感等;还借鉴了我国“朦胧诗”派、外国“意象派”等的谋篇技法,诗中常有神来之笔,令人回味无穷。如;“我把自己的肉体从灵魂的骨架上卸下来/安顿在一张木板床上”(《黑板》)“锈迹斑斑的青春,回荡/在枕边”(《钟声》)他的诗让我看到了每一位乡村教师的生活;每个黎明最早出现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整个白天与粉笔为伴;学生放学回家后,在空空荡荡的校园里用蘸笔、学生的作业本完成梦的虚构;校园周遭是冷月清风中的寂寞。这种情景与大街上热闹的氛围、舞厅里炫目的灯光、醉人的美色酒气形成鲜明的对比。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乡村教师,他们的生活与外界几近隔离,生活远比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孤苦和无聊。在那里,当学生放学回家后,夜色将四野包裹起来,山风的脚步一阵紧似一阵,你还能听到花朵打开心扉的声音,落叶击打地面的巨响……这时,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小伙子,满脑子只有对未来的渴望和想象。因此,他笔下的每个教学工具或校园里的一景一物皆充满着美好的诗意,虽有忧伤,但已是昨晚梦里的泪水。他在描写一块用来当做上下课铃子的铁时说;“一块被悬挂起来的铁/它的被修改的姓氏,藏在内心的声音/被敲打出来,它的幸与不幸/凝固的火焰、沸腾的爱……”(《铁》)其实,这块铁就是诗人自己的人生写照,也是千百万乡村教师的人生写照。同时,他的诗里透着对现实的不安与对未来的坚信,有如老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比如他在《生活》里这样写道;“雪,无声地飘落,它的骨子里/是粉笔的白,黑板的黑/我在黑板上面用力写下;生活,从这里开始”正是这种对未来美好的坚信让晋寿有机会走出山村,到城里的行政部门工作,并且还一度是一个部门的领导。《飘落的粉笔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校园教师生活中形影不离的实物具象之描写;讲台、粉笔、黑板、教案本、作文、课表、蘸笔、钟声、白纸、丁香花、花园等;一是对教师生活的思考;生活、诉说、日复一日、每天、刻痕、时间、一样、秋天、风吹着、遥远、依旧等。前一类从实物具象的特点出发,影射了教师苦行僧般的生活;后一类从一个思想出发,比如日复一日、每天等,将教师生活的特点直接作为诗眼进行叙述,“风吹着,那些金黄的风/吹着小镇上的日子,那些青春/灌浆的日子,有多少期盼和等待/那些杨树,它们站着的地方就叫秋天/……风吹着,金黄的风,多么广大的秋天/树叶的声音响在骨子里/把我的生命的银子兑换成纸币”(《风吹着》)通常,前者多为托物而言志的,后者是直抒胸臆的。刘晋寿在《飘落的粉笔末》里自然是表达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那帮青年教师的那种生活。诗歌里没有怨恨,只是伤感的刻画与描绘,字里行间渗着对现实的深刻体悟,像一个历史的情景片断,呈现得极为细致与逼真。刘晋寿是一位寂寞地向诗歌高地不断进发的人。无论怎么说,他是定西一位实力派诗人,其诗作语言朴素、想象丰富,兼有淡淡的忧伤,但仍不弃对未来的坚信。《飘落的粉笔末》是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是教师生活的一幅长长的画卷。所有从事过教育,或还在从事教育,或即将从事教育的人,晋寿先生的组诗《飘落的粉笔末》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