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
变化作文(一):
住房越来越宽敞,衣服越来越漂亮,科学饮食求健康,电话网络通四方。改革开放前,在我们的衣柜里,只能看到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单一的衣服,这一普通的样式是个兜的中山装和人民解放军装了。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对古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从“穿暖”向“穿好”转变,从“请裁缝做衣”到“上商场购衣”的转变。同时,穿衣打扮个性装和多变性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时尚,得体的穿着体现着人们对美的向往,服装以成为现代时尚生活的一个窗口。改革开放前,粮食短缺,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卖粮要用粮票。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交通困难,每到冬季,北方的老百姓能吃的就是“老三样”——土豆、白菜、萝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要吃的健康,科学卫生的观念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之前,大部分城市居民没有自己的住房,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住房破旧,生活不方便,三代同居一室的情况常见。改革开放以来,当和国家千方百计的解决住房问题。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座新城。
绝大多数城市居民都走出了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证障,小区环境与优美,购物方便的新楼房。人们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0世纪80年代,书信是人们相互联系的主要方式。“一封家信报平安,在外地工作的人,只能与家保持联系。”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人已经用上了电话,而两三千元的初装费度一般老百姓而言仍是非常昂贵的。每到周末,节假日,公用电话亭前等待打电话的长龙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现在如今电话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手机逐渐成为普通百姓平长的联系工具。
到2008年8月,全国手机用户达到6166用户。1997年7月1日,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的会展中心,在雄壮的中华人名共和国过个声中。显得五星红旗和盛开着的子荷花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时刻,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画面。
1999年12月20日,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带有莲花图案的绿色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澳门回归祖国了。从此,澳门政权由葡萄牙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澳门由1887年开始的一百多年的殖民地历史。“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高度自治方针,保证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台湾——祖国的宝岛,我们盼望你早回归到祖国的怀抱,祖国的心中吧
变化作文(二):
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千奇百怪,聪明的也有,勤快的也有,尤其是懒惰最为常见。王明就是我们班出了名的懒虫,由于他的懒惰,导致他的学习也不怎么好。
王明在我们班里真是出了奇的懒虫,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劳动中,都是十足的大懒虫,在学习上,不愿意做作业。一次,王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让我认真地去做,我门都认真的做了起来,过了没几分钟,就听见有人在唠叨:“这么多的作业,我可怎么做啊?我得什么时候能做完啊!做完了不得累死啊!”他的话音刚落,又听到他吧书往课桌上扔发出的响声,不用说,又是我们班的那个懒虫在捣乱。我是班级里的小班干,我要管理好课堂的秩序,于是我走到他的身边对他说:“你不做,怎么就知道题多呢?”他却不耐其烦地白了我一眼说:“那还用做吗,一看就知道题很多啊!再说了,我的是不用你管,你管不着我。”
我一听这话,我非常的生气,肺都快要气炸了,但是我忍住了心中的怒火,我对他说:“快好好的走吧,只要你用心去做,一会就能做完的。”他拿起笔认真的做了起来,但是没过多长时间,他又去打扰同桌,也不让同桌去做,过了一会,下课铃响了,他是第一个跑出去的。上课时,老师批改了上节课做的作业,当批到王明的作业时,没有一道是对的,而且还是瞎蒙的,老师一看很生气,把他叫了过来,对他语重心长的说了一番,讲了很多的道理,他好像听明白了似的,从那以后他认真的做每件事,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劳动的时候,都积极地去做。
可是没过了几天,他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次我忍无可忍了,对他说:“你为什么总犯错误呢?难道你就应该犯错误吗?再说了,人犯错可以,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啊!更何况没给人都有自尊心的,我们一次次给你留脸面,你难道就不要你的脸面了吗?你做的好,不光是你光彩,你的父母也为你高兴啊!你的而父母也为你自豪啊!”我的话好像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从那以后,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劳动中,他变得勤快了,变的积极了,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在一次班级的表奖会上,老师表扬了他,我们夸奖了他,而他却不好意思地对我们说:“对亏了班长的一番话,给了我启示,改变了我,我要谢谢你,班长。”
过后,我心里美滋滋的,没想到我的一番话让王明有了这么大的改变。我们班的懒虫变化可是真大啊!刘文杰
变化作文(三):
我的家乡――独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我小时候,因为家乡交通不便,回家时在坑坑洼洼小路只能步行,走累了,就背在爸爸背上,回到家乡放眼一看,全是简陋的小瓦房,吃过晚饭后一家人便挤在一起看着又小又旧的黑白电视机,那时还没通电话,更别说手机、电脑了,所以那时候我不喜欢去乡下老家,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深情地说:“比起那时,现在条件好多了,小时候我们上学学校很穷,学校没钱修建房子,就只盖了二间瓦房,三个年级的学生全挤在里面,三四个学生同坐一张桌子和凳子,教室的地面坑坑洼洼,左边凳子的同学只要上课有小动作,右边的凳子就会翘起来,弄得这边同学摔在地上,会逗得课堂哄堂大笑。冬天大家互相取暖还可以,到了夏天教室里拥挤又闷又热,一个老师教几个年级教室非常吵闹,老师非常辛苦,学生学得也苦。在村里读完了小学,到上初中就要到几十里的打羊乡中学,去的时候,要带上饭盒,背一袋米,用罐子装了一瓶糟辣就是整个星期的菜。”我听得入神,简直就像爸爸在编童话。
如今,家乡发展速度惊人,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放暑假我和爸爸又回了老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通村公路已修到了家门口,回家时再也不用吃力地步行了,爸爸的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中国移动的村村通工程在山上都建有信号转播塔,可以随时随地和外面的朋友通电话,村子里已建好了几十栋楼房,一家更比一家修得漂亮,好似花园式别墅一样。每家都用上了彩电,冰箱、手机,随着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惠农政策,村子里又增添了不少的摩托车和汽车,营运的公交车也开进村里了。爸爸读书时的瓦房学校不见了,一栋二层楼的白磁砖装饰的义务教育工程学校座落在青山绿水之间,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校园的上空,显得格外醒目。
家乡巨变-----得感谢党的好政策。相信不久,家乡变得更美好!
变化作文(四):
我家住在贵州省,松桃县的某一个地区里。
这地方山清水秀,绿树红花,尤其是这些善解人意而又乐意助人的人民。
现在与过去相对比,简直判若两人,一出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壮观的高楼大厦,让人眼花缭乱,紧接着就听见吵闹的声音和雷鸣般的车尾声,道路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清晨、傍晚,雄伟壮观的世昌广场和七星广场可热闹了!
走进入口就看见人们围着龙世昌在拍照留恋,再往前来到一座香味缤纷的花园。五颜六色的小花儿盛开在绿阴阴的草丛里,几只调皮的花蝴蝶,围着花儿轻盈的旋转。
人们在花园中说说笑笑在一起玩,谈心事,累了还有凳子坐,别提多快活了,简直和神仙过的生活一样安逸舒坦!平日里我喜欢跳舞,散步,几乎每天我吃好晚饭后都要去广场学人家跳舞,我可笨了,每学一个动作都要学几分钟。我真羡慕那些老奶奶和漂亮的阿姨们是多么的灵巧。
一天下午吃饭时,我吃的特别的慢,奶奶皱着眉头大发雷霆地说:不争气的家伙吃的怎么慢,要是在过去不饿死你才怪。
“过去的生活很困苦吗?”我问。
“那还用问吗,过去我们吃饭表面上是用分的,背地里是用抢的,有些吃不饱的人都等到所有人都散去的时候,才拿着破碗,慢慢的拾起别人掉在地上的米粒。那些没有吃的地人简直就像是在慢慢的等死一样的。”
“奶奶,那你们那时候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我问。
“那时我们住的是木屋,下雨天,屋里很潮湿,因此人很容易生病,但那时候的医术并不像现在那样医术超群,反而出太阳时,感觉人们就像是住在蒸汽房一样的。那像你们现在这些生长在新世纪的幸运儿,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所以,你从小到大我一直教导你,要做一个有上进心,从简节约与浪费,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学生,知道吗?
好的。
“那我问你,你愿意生长在哪个年代?”奶奶问。
我犹豫了一会说:“不管生在哪个年代我都愿意。⒈因为在困苦的年代里生活的话,可以多磨练磨练自己,同时也更能体会大人们从简节约的精神。⒉不过我还是想在幸福的年代里生活,当然谁都有私心的嘛。”
俗话说的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和奶奶说着说着,奶奶就说了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话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意思是:在时尚的年代里。年代越变越好,人也要越变越高尚与文明,要不你就会被时代的水流抛弃。
在现在这种新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代同进退,要懂得自立更生,学习那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变化作文(五):
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年代,人们的生活中都少不了饭桌。然而,不同年代,餐桌上的食品也大不相同。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人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菜篮、米袋的变化。从凭票供应粮油到满桌子的大鱼大肉再到现在讲究绿色食品,折射出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向前。在饮食方面的变化,我把它合理性的分为三个大乐章!
第一章:票证时代
听姥爷说,上世纪70年代,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顿饱饭。那时买什么都需要票,什么粮票、肉票、邮票等,花样可多了。许多事物都是有票才能购买,而且其中有许多还不能充足地提供给人们。老百姓也不顾什么有没有营养,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那个年代,买个东西都要排“长龙队”,逢年过节,天不亮就要去排队,运气不好就等到中午了。大多数人都过着衣食不饱的穷生活。
听说那时肉这种食品,是一种稀罕物呢!只有过大年才能吃上,一年到头才可以吃上一次,就算如此,家里小孩儿还是高兴的不得了呢!
第二章:花样时代
听爸爸说,上世纪80年代,那些粮票、肉票、油票退出了历史舞台。市场上的食物应有尽有,丰富多彩。像蔬菜、水果、蛋、肉……数不胜数!那些鸡呀、鸭呀、鱼呀逐渐成为了餐桌上的主人公,海鲜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中。人们开始讲究食物的口感,不再只要求吃饱了。近30年,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啦!鱼、鸡、虾成了家常菜!下馆子也再也不让人羡慕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去饭店一饱口福。百姓餐桌上的演员翻新了,变了个新模样!
第三章:绿色时代
到我这个新时代,食物也变得很独特。现在的人们吃得是绿色食品,大鱼大肉早就退伍了!如今,人们不再追求吃饱吃好,而是开始关注饮食结构,注重营养搭配了。早上,人们喝牛奶,吃面包;中午,人们吃粗粮;晚上,人们喝稀饭。以前窝窝头、洋芋是穷人家的主食。现在却备受城里人喜爱。人们吃肉吃腻了,流行吃粗粮,吃野味,不仅换口味,而且有利健康。现在到饭店,人们的目光都聚集在粗粮、野菜上,没人再去点那些大鱼大肉了。
改革开放30年,我们饮食发生了巨变。从过年才能吃上肉到百姓餐桌上“演员”的翻新再到吃出营养健康,这些都印证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大发展、大进步!
变化作文(六):
西宁在这几十年里的变化很大,从用煤炉子取暖到电取暖,有许多事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我给你们讲一讲变化吧!听长辈们说,过去西宁因为不产大米,西宁的大多数人都是吃面食,很少有人能吃上米饭。
蔬菜大多都吃其他地方拉来的,西宁只有老三样:土豆、白菜和萝卜,小孩也没有零食,只有炒大豆和面豆。以前的房子大多数是平房,只能有很少的几栋三层楼房。家里都没有自来水,要用水都要去公共水房打水,去公共卫生间上厕所,平房就更可怜了,一排房子才有一个水管,有的一个小院里住十几户才有一个水管,很不方便。厕所大多都是旱厕,冬天上厕所很冷,夏天很臭。取暖都是生煤炉子,满房都是烟,尘土很大,环境污染也很厉害。
以前的西宁交通很不方便,人们上班大多数骑自行车和走路,仅有几辆公车,每辆车都挤得很满,也不能按点到达。学生上学时,如果家离学校很远,学生就要很早起床,步行去上学。那时学校也很少,仅有几所学校,学校里面教育也很简陋,操场都是土地,没有水泥地,一刮风就尘土飞扬,教室里也都用的是煤炉子,灰尘很多,学生放学时是灰头土脸。现在的西宁有了很大的变化,是什么改变了呢?我们就从吃的说起。现在家家可以吃到米,米的种类很多,有香米、黑米等等。蔬菜也有从外地运来的,也有我们西宁自己产的,什么样的菜都有,还很新鲜,小孩子们的小吃也越来越丰富了,超市里数都数不清,名字说都说不清,大多,大丰富了。
现在西宁全是高楼大厦,现在的楼房盖得很高,很漂亮,各种各样,有的是圆柱形的,有三、四十层高。我奶奶现在都住进了漂亮的高层楼,上下楼都坐电梯。西宁的马路现在又宽又平,四通八达,可以到任何地方,公交车也很多,学生上学,大人一班都很方便了,还可以坐出租车,随叫随走,我们西宁现在小汽车也很多,有很多私家车,有红的,蓝的、黑的,在马路上排成了一条车的长龙。现在西宁家家都接上了自来水,打开水龙头就流出了清澈的水,水很清、很甜,因为我们住在三江源头。
我们西宁现在已经没有旱厕了,街上都是很干净的水冲厕所,家家都是抽水马桶,再也不用上又脏又臭的厕所了。去年西宁还进行了创卫活动,大街上很干净,街上随地丢垃圾,吐痰的人少了,大家也都自觉了,西宁是一个干净漂亮的城市。我们现在最幸福,西宁每一个区都有十几所学校,学校有塑胶操场,全都是楼房,学校设有电脑课、音乐课等很多课程,我们学校还安装了班班通,给我们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西宁的这么多变化,是大家的努力换来的,我们要珍惜,我们长大了一定会更加努力,把我们的西宁建设得更好,让它发生更大的变化。
变化作文(七):
同学们都是喜欢吃零食的“小馋猫”吧?可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吃些什么零食呢?这不。最近我们家就这个话题开了一次家庭交流会。
爷爷今年85岁,他告诉我,他小的时候一天三顿饭都吃不饱,哪里有什么零食。秋天里,为了寻找零食吃,几个男孩子会偷偷地到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然后在路边点一堆火烤玉米棒子吃。若被大人发现,肯定免不了一顿训斥。冬天来了,小孩子们会将玉米粒放在火盆里炸,几分钟过后发出“噼啪”的声响,炭火里就蹦出了白白胖胖的玉米花。孩子们顾不上玉米花上残留的灰粒。就用小木棒一个一个夹起来吃,香喷喷的。
除了玉米,奶奶说最好吃的东西还有一样,就是烤红薯。在做饭的时候大人往灶洞里放一个红薯,饭烧好了,红薯也烤熟了。那是难得的美味,手捧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红薯贪婪地吃着,嘴上手上都留下了黑乎乎的一片,有时衣服也跟着“染色”。
老妈吃了一片巧克力,接过话茬说:“我小时候,爆米花师傅在孩子的眼里就是神奇的魔术师。他们取一把米装进罐子里,一边放在火上烧,一边缓缓摇着手柄。小孩子都很害怕那声响,总是躲得远远的,又忍不住回头张望。随着一声巨响,米粒就变成了爆米花,浓浓的米香久久地弥漫着。吃着香喷喷的爆米花,那是很开心的。”
爸爸把一根正在剔牙的牙签拔出来,指着我手里的“小布丁”说:“我们以前吃的冰棍只有两种:盐水的和赤豆的,而且只要两分钱一支。不过想要吃的话,还得求上大人很长时间。”
“啊?!”我吃了一惊,“怎么可能?也太抠门了吧。”想想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店、超市里的小吃越来越多,有各类糕点和奶制品,有袋装的和瓶装的,有国产的和进口的。五花八门的凉皮店、火锅店、砂锅店、烧烤店、麻辣烫店遍布大街小巷,连麦当劳、肯德基都开到了家门口。零食的档次提高了,品种也丰富了,我在家里随便翻翻,饼干、QQ糖、面包、牛奶、各种水果……堆起来像一座小山似的。能装好几箱,想吃零食随便拿,几乎是要多少有多少。快没了的时候妈妈总会及时补给,从不“缺货”,而且一买就是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几十年来,连小小的零食也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面前有一大堆零食,大家边吃边聊。慢慢品尝着各种零食的滋味,我心里溢出了甜蜜的感慨:“生活在今天。感觉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