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三叠
选择就像是人位于一个岔路口。走哪条路都要靠他自己的决策。
——题记
一
星河,在天地间倾移。共工为发展农业生产,细究水利之事,考察部落土地情况,发现地势对于农业发展不利,因此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挖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顿时,“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水潦尘埃归焉。”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选择无畏,生命因无畏而伟大!
二
源林,在尘世中消逝。
“五柳先生”陶渊明,厌倦世俗,回到山中想象着……“‘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遇一山,进小口,豁然开朗。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样,老人和小孩,一起安适舒畅、自得其乐地生活着。”元亮犹是羡慕,这番生活,何不为乐乎?
可源外世俗战乱不休,岂能破坏这仙境?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高尚士,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菊,花之隐逸者也。陶渊明独爱菊。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出, 菊便与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见南山何物?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一切当然是很美的。因其无意志目的、无外求,所以平静、充实、完美。
选择隐逸,生命因隐逸而高洁!
三
乐键,在黑暗里跳跃。
贝多芬的命运极其坎坷,可以说“一开始,人生对于他就只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战争”。童年时,当其他的孩子在尽情玩耍时,他却被父亲逼着苦练小提琴;当自己的音乐创作正在发光发热时老天给他来个“晴天霹雳”——失聪!这场灾难带来的痛苦是常人无法能忍受的。他从内心深处发出惨痛的哀号,同时他又发出另一个坚定有力的声音:“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让我完全屈服!”贝多芬凭着对音乐的追求,创作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英雄交响乐》;又谱写出豪放宏伟的《命运交响曲》;更是神话般地弹奏出柔和明澈的《月光曲》!他把对音乐的追求,对人类的奉献视为比生命更可贵的灵魂。这是一种力量,一种无法抗拒的不竭动力,永不干涸的生命之泉!
选择理想,生命因理想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