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体裁作文 叙事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叙事   2025-02-23

历史人物作文1:

现在网络上很流行一个名词叫:追星族。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不过,我所仰慕的不是舞台上接受闪耀的追光灯和观众的疯狂的欢呼的明星。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璀燦的光芒。他是中国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散文家。

在那个时代,他是创造了奇迹的烟花,在人们心中永远灿烂地绽放!他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其实,我早就开始接触他的作品,像《移居》其中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与人融洽的友好关系,将人间的温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中看到了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能从一个人的诗中读出奋斗的激情,这是一个多么高的境界!又比如,《桃花源记。》中寄托着当时人们内心强烈的渴望和美好的追求。有些诗人写的只是自己的遭遇,自己的处境,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抑郁之情。但是,陶渊明却用他的笔亲自构勒出人们的内心世界,这又是一番怎样的高洁志趣?《五柳先生传》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陶渊明,他率真,喜欢喝酒,每次受到别人的邀请,就去喝个畅快,毫不做作。他随性,在不能遮风不能挡太阳的居室仍快乐的生活着。他高尚,在文章中寄托灵魂,是他最大的满足。他好学,每次在书中找到了共鸣,便忘了吃饭。但他读书为了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不要求任何物质上的回报,精神上的愉悦才是他所追求的一切。敢于在文章中做到如此坦坦荡荡,在当时又有几人?有人说很难读懂他,不知道他到底是怎样的人。但在我眼里,他是一个很简单的普通人,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份特殊的追求,一种美好的理想,一个高洁的灵魂。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角落,那里放着的是对一个人神圣的敬仰,然后渐渐地转化为一种动力,足以去勇敢地追逐梦想,即使,那是一个很遥远的梦。我会永远坚持着我的信仰,也永远相信陶渊明,他是一个非凡的历史人物,虽然,他已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超逸潇洒,追求自由会一直鼓励着我,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就是在靠进梦,在这过程中,千万不能放弃,即使,别人不看好的目光让你感到很累,即使这样,你也不能放弃,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这华丽的逆转,会借助振起的翅膀搏击天空,看到广阔的世界,最终,你一定会成功!只要你用心去读他,你就会发现,他其实离你很近很近。

历史人物作文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纵观历史舞台,有多少英雄人物名垂千古,倍受世人景仰。

然而在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中,我喜欢的有三人,他们便是潜心教育事业的孔圣人,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才女林黛玉以及千古词帝李煜。逝者如斯夫——孔子《大学》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段话告诉人们,“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的第一步也是学习求知,只有学习求知,才能明白世间的道理。毫无疑问,你——孔子深刻地理解并践行了这个道理。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潜心求知,其伟大精神超凡脱俗,旷世罕有。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提倡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你潜心钻研,总结了温故知新,学思相结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你门人弟子3000,其中贤人七十二,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

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你生于乱世,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你的求知精神,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无不倍受世人推崇,人们尊称你为“孔圣人”。红颜薄命——林黛玉你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体弱多病,才情甚高。你虽父母双亡,进入贾府寄人篱下。但仍保持坚贞品格,孓然一身。你虽尖刻但心地善良,众人皆盼宝玉入仕,只有你从不向宝玉提哪怕是一句让他入朝做官的事,宝玉视你为知己。你敢于向世俗挑战,忠于宝黛的爱情。但尽管爱得真挚,仍难逃当时社会制度的掌控,在弥留之际亲见宝玉迎娶薛宝钗,最后含恨而终。

后人对你多有误解,认为你尖酸刻薄,不善交际。然而我却喜欢你,喜欢你的坦率热诚,喜欢你的绝代风华,喜欢你的多才多艺。南唐后主——李煜你本名从嘉,才华横溢,本无心于皇位。然而造化弄人,最终还是被推上后主之位,改名为“煜”。你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生性软弱,不善治国,后被赵匡胤所灭,过着阶下囚的生活,你忍辱偷生,委曲求全,但还是难逃一死。我同情你的遭遇,却更喜欢你的词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极言你的亡国之痛与无限哀愁。“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尽你的心酸血泪史。

你被世人铭记不是因为你是南唐后主,而是因为你是千古词帝,你的词打动了千万人的心,也深深打动了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越来越多的英雄人物浮出水面,然而我还是喜欢潜心教育事业的孔圣人,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才女林黛玉以及千古词帝李煜。不管时光如何流逝,历史如何变迁,我心依旧,情依然。

历史人物作文3:

问鼎三足怎落脚,隆中对分晓,只盼来日登蜀道。再续出师表。不鸣则已,一鸣动九霄,不出则已,一出比天高。——题记沏一杯清茶,点一盏青灯,在入夜月升之时,手捧微黄的书卷,走进战事纷争的《三国》。于是,你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便在记忆中闪现,在历史的长河中脱颖而出。邂逅你,士在隆中。求贤若渴的刘备经徐庶指点,随来拜访。然而,两次的拜访,都只让刘备一行见到了风景秀丽的隆中,群山环抱,山深谷幽,小桥流水,碧波荡漾,这不禁让我暗想,你到底是怎样一副容颜?终于在第三次拜访中得知了你的摸样,身高八尺,头戴纱巾,身披鹤。最终,刘备的诚心打动了过惯闲云野鹤生活的你,于是你出山相助,辅佐刘备成就霸业。

闭上眼,一个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你在记忆中闪现。又见你,是在赤壁。为了不负主公的信任,你决定联吴抗曹,力挽狂澜。于是你只身来到东吴。学堂之上,舌战群儒;寝室之中,道破反间之计;曹军百万,被你巧锁战船;大雾之夜,桥接十万羽箭;隆冬时节,你夜观天象又借来北风东转。终于,成就了千古奇谈—火烧赤壁。

闭上眼,一个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的你在记忆中闪现。第三次相遇,是在白帝城,先主的病榻之前,生命垂,病入膏盲的刘备,独自召见你,托付身后之事。几十年的交往,早已超脱了君臣界限。面对“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言,你思绪翻滚,含泪气血连连。只为酬谢知遇之恩,只为临终托孤直言,你庶竭驽钝,六出祁山。闭上眼,一个忠贞不二,信守诺言的你在记忆中闪现。第四次见面,是在南蛮之地。你平定南方,是为出师北伐巩固后方;你七擒孟获,是为后主永除后患。一次次被俘,一次次释放,孟获终于被你感动汗颜,立誓效忠蜀汉。还有那静静流淌着的漳河水,同样见证了你不杀俘虏的誓言。闭上眼,一个心怀将士,心肠慈悲的你在记忆中闪现。

第五次相见,是在西城。面对败局已定的形势,你紧急部署,奔赴前线,为再次出师北伐抢救本钱,城楼之上,你烧香抚琴,安定自若,稳如泰山,吓退敌军,雄才伟略,不减当年。闭上眼,一个大胆创新,神机妙算的你在记忆中闪现。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五丈原,那是你以驾鹤西归,可在四轮车上,你依然头戴纱巾,身披鹤,轻挥羽扇,所到之处,吓破敌胆。闭上眼,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你在记忆中闪现。夜深人静。合上书卷,战马奔腾,将士拼杀的形象渐渐隐去,只有你的傲岸形象,仍屹立在我记忆的历史长河中,永远闪亮。

历史人物作文4:

你可能想不到,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不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英勇无畏的赵云、忠报国的岳飞,也不是坚毅聪明的花木兰、机智勇敢的穆桂英、和番为国的王昭君,而是她——一个大义凛然、忠于爱情的女子:

虞姬!

镜中红衣红颜 是扑火的蝴蝶

在历史上,虞姬是吴中的美女,才貌双全,因为仰慕项羽,而嫁与项羽为妻。多么简单的概括啊,道不尽虞姬当时的心情。

项羽是谁?西汉霸王。论起仰慕项羽的女子,那是数也数不尽的,但,为什么只有虞姬站在了项羽身边?因为虞姬勇敢!

项羽今后,过的是在刀尖上舔血的日子,身边的人稍有不慎就命丧黄泉,那些仰慕项羽的女子愿意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陪伴项羽吗?她们敢吗?她们自认是柔弱的蝴蝶,受不得这些。但是,虞姬敢!她敢!

虞姬是才貌双全的女子,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归宿,但是,她拒绝了。

有人问她,不后悔吗?

望着镜中的自己,火红的衣裙,三千青丝散落在肩,像一只火蝶,美丽吸人。抚上自己绝丽的容颜,后悔吗?嘴角微微上翘,了然的一笑——

不,不后悔,我爱项羽,所以,我愿意为他做一只扑火的蝴蝶。

诀别的舞蹈 我化为火中的蝶

项羽被汉军围困在垓下,没有了反击之力。夜晚时分,四面响起楚歌。项羽闻之更加颓丧,只是不停喝酒。大势已去,虞姬望着心爱的人那张沧桑的脸,她看着他由意气风发到如今的自悲自叹,泪珠该是断了线吧?心儿该是紧紧揪着吧?

项羽赤红双目,举杯悲声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的心被深深的触动了,她转身,再次望向镜子:红衣绝美,红颜绝美。虞姬笑了,笑得美丽、释然。

她拿起剑,再次深深的看了项羽一眼,闭上眼,舞动手中的剑和自己的身躯,折腰盘旋 红袖翻飞舒卷。这一舞,仿佛在做最后的诀别,从未有过的美丽和……决绝!

火红的衣裙飞舞,仿佛美丽的火蝶,将要扑向火焰。

虞姬也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她舞步轻点,抬手,在项羽不敢相信的目光下,用剑在颈边轻轻一划,宛若蜻蜓点水,随后,轻盈的身子倒在了项羽怀中。

她用自己的死亡,毫不留情地斩断了项羽的牵挂,她希望项羽能够逃出去,最起码,要活着,这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血一点一点溢出,虞姬看着镜中的自己,是一只扑火的火蝶,她又笑了,最后一笑,灼灼桃夭。

戴上耳机,聆听着《火蝶•虞姬赋》,我仿佛看见了虞姬绝美的红衣、红颜,以及那最后一笑。

历史人物作文5:

陶公,近来在南山的生活仍怡然自乐乎?从初中到高中,您优美的诗文我们总是口口相传?您放弃功名追求田园之乐的故事已经跨越千年,传遍了大江南北。您的大名妇孺皆知,想先生一生,居庙堂之高,则忧心于公务,处江湖之远则陶然于田园,在放弃于追求的选择中,坦然而坦荡一生,实在令后生敬佩。披一件敞衣,中豆南山,采菊东篱,将锦衣华帽扔进了云山深处,把一杯浊酒,赏菊听松写诗作赋,让心与自然亲密地接触。一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怡然田园,在命运的玄机前,您最终放弃了飞黄腾达的仕官机遇,投身于山清水秀的自然,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陶公,您也出身官宦,不忘祖父陶侃的遗训,心念天下苍生之疾苦,您也曽经追求过那些权力声望和理想,但在任鼓泽令的日子里您并不快乐,因为追求仕途的一帆风顺常常要放弃自尊与人格。悠然南山,满树黄花狗吠深巷鸡鸣桑颠的图景在您脑海升起。于是,您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放弃了利禄,拂袖而去,追求自我,隐逸南山,用您独有的方式去抗争那些社会的黑暗。草露沾衣您与露水为伴,带月荷锄,您种的又岂是那稀疏的豆,田里的茂盛是您追求的怡然。纵然短褐穿结,篮箪空泛,您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采菊南山,您与菊花为任,那枝头的黄花傲霜独放,正如坚贞的您一样,陶公您得到了您追求的快乐。

有时,在人生重大问题面前做出放弃与追求的抉择是痛苦的,但常常在这一念之间,人生高下从此分别,苏武放弃荣华,卧雪牧羊追求的是忠义,屈原放弃生命,怀石投河追求的是爱国,无疑您对官场的放弃,为您推开了一扇窗,窗花菊花满山,那是您追求田园后的美丽花开,所以您赢得了历史的赞许,人民的敬仰千秋万世的称誉。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如何去面对人生中放弃与追求的抉择,陶公,您用自己的行动为后人作了感人的解说······

历史人物作文6:

穿越厚重的历史,走过曲折的流年,回望这风风雨雨的几千年,有这样一位女子,被人们成为“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李清照。

在秋风萧瑟,桂子飘香的时节,在她与她的丈夫即将分别之时,李清照在锦帛上为赵明诚写下了这样的离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占兰州。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的丈夫身还未到泰山,心却早已在计算归期了。他们结婚二十六年,有着如胶似漆的感情,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他们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1277年,李清照夫妇随难民流落江南,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李清照终于心灰意冷,完成了《夏日绝句》。她的词一直都那么悲伤,凄婉,忧郁。她再也没有了“沉醉不知归路”的生活,只剩下“人比黄花瘦”的感叹,说不尽的愁。她是脆弱的,她把她的惆怅融入了诗词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又是坚强的,在当时封建社会的压制下,她要承受怎样的质疑,受到多少敌对?但是,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所以,便有了“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李清照,坎坷的一生造就了她的不平凡,让她的词更有韵味,更有内涵。我没有资格来评价这样一位才女,我只能说,她是一位奇女子,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作出这些不俗的诗词。“才藻非女子事”,陆游是这样说的。

但是,李清照用她的情感,用她的心血浇灌出了璀璨的诗词花朵,告诉了世人,告诉了那个时代,谁说女子不如男。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点击显示
标签: 故事 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999504/
上一篇: 消防
叙事推荐
热门叙事推荐
  • 写人
  • 叙事
  • 写景
  • 状物
  • 议论文
  • 说明文
  • 书信
  • 申请书
  • 童话
  • 歌词
  • 扩写
  • 改写
  • 续写
  • 考察
  • 抒情
  • 看图
  • 想象
  • 漫画
  • 材料
  • 活动
  • 寓言
  • 贺词
  • 请假条
  • 启事
  • 寄语
  • 建议书
  • 倡议书
  • 保证书
  • 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