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汉语字典
拼音查字
shi拼音的字
十的意思
十的诗句
十字在第二十二个字的诗句
十字在第二十二个字的诗句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为益昌令。县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 县令挽纤 · 唐 · 孙樵
官司八月受灾状,我恐徵粮吃官棒;相随邻里去告灾,十石官粮望全放。 -- 踏灾行 · 未知 · 未知
噫嘻艳蕊浓花世所尚,吾徒冷落知谁向?无用霜皮四十围,有时白发三千丈。 -- 李木庵先生壁上观李松岚画松歌 · 清 · 宫鸿历
事亲尽礼谁非孝,岂愿遭逢世道艰?千里风尘音问隔,十年父子梦魂间。 -- 送郭子程湖州收父骨还庐陵 · 元 · 张昱
惊见天平谷口双峥嵘,古根诘屈穿山出,酝酿洞庭七十二峰之精灵。 -- 水木明瑟园古藤歌 · 清 · 全祖望
破簪碎钿不足拾,金沟残溜和缨緌.上皇宽容易承事,十家三国争光辉。 -- 津阳门诗 · 唐 · 郑嵎
仙人持节,问汝何所求?小臣不愿富贵,愿假赤螭,游戏十洲。 -- 升天行 · 清 · 施闰章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 游媚笔泉记 · 清 · 姚鼐
【后莲花】人都道你是教师,人都道你是浪子。上长街百十样风流事,到家中一千场五代史。自寻思,全不肯改志。引兴儿共保儿,穿茶坊入酒肆,把家财胡乱使。占猱儿养弟子,我良言须逆耳。 -- 杂剧·罗李郎大闹相国寺 · 未知 · 未知
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 -- 龙洞山记 · 元 · 张养浩
【混江龙】想着咱初降唐时分,事君竭力致其身,凭着俺十八般武艺,定下了六十四处征尘。都是神乌马踏成了这唐社稷,只这个水磨鞭打就了李乾坤,记当日呵扶持主上,今日呵宴赏公卿。虽然是功分大小,也须索位列卑尊。有功者上首而坐,功少者下位而存。若不将咱为头而赐坐,这下位里难以安身。老将军非为夸己,也不是我骄人。老将军为头,次之是尉迟。除此外谁与咱相争竞。你道俺有擎天手段,老将军俺道你可有盖世的功勋。 -- 杂剧·功臣宴敬德不伏老 · 元 · 杨梓
野艇空怀菱蔓滑,冰盆谁弄藕丝长?角声唤觉东归梦,十里平湖一草堂。 -- 林亭书事 · 宋 · 陆游
娘心里烦恼恁儿知,伏不定床前忙跪膝。是昨宵饮得十分醉,一时错悔是迟,由奶奶法外凌迟。打时节留些游气,骂时节存些面皮,可怜见俺是儿女夫妻。不 -- 【双调】水仙子 杂咏 · 未知 · 未知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 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 · 唐 · 李白
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泣曰:“养亲,儿职也。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遂弃书史,勤耕作,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己甘食淡焉。母病喉,勺饮,喀喀不下者三昼夜矣。孝子呼天求救,母梦神人刺以针曰:“哀而子之孝也。”觉,一汗而愈。雍正七年秋,海风起,城中生波涛,孝子居故穿漏,夜半屋摇摇然,孝子趋负母,伏几下。俄而前后庐舍崩,所避处独 -- 李孝子传 · 清 · 袁枚
【太平令】你则说做官的金章紫绶,我则说出家的三岛十洲;你则说做官的功成名就,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你呵罢手,闭口,只看我这道友,呀,那个不弃官如垢。 -- 杂剧·陈季卿误上竹叶舟 · 元 · 杨梓
【油葫芦】他道我原是寒门一布衣,我怎生消受?投至的十年身到凤凰池,知他磨了几锭乌龙墨,知他坏了多少霜毫笔?不付能恰做官,没揣的罢了职。若是白衣回到俺家乡内,怎见我同学业,众相知! -- 杂剧·宋上皇御断金凤钗 · 未知 · 未知
乾坤清淑之气,蜿蟺扶舆亘西极,化作岐山之阳石鼓十。 -- 石鼓歌 · 元 · 李延兴
〔小梁州〕这厮每玩法欺公胆气粗,恰便似饿虎当途。二十五等则例尽皆无,难着目,他道陪钞待何如。 -- 端正好·上高监司 · 元 · 刘时中
〔滚绣球〕江乡相,有义仓,积年系税户掌。借贷数补答得十分停当,都侵用过将官府行唐。那近日劝粜到江乡,按户口给月粮。富户都用钱买放,无实惠尽是虚桩。充饥画饼诚堪笑,印信凭由却是谎,快活了些社长知房。 -- 端正好·上高监司 · 元 · 刘时中
1/3
下一页
十(shí)同音字
更多
十
饣
什
石
䦹
乭
㫑
䂖
时
识
𥐘
实
実
旹
飠
姼
拾
峕
炻
祏
蚀
食
㫅
䄷
埘
時
莳
䖨
寔
湜
遈
㖷
塒
溡
鉐
蝕
實
榯
䈕
鲥
㵓
䲽
𧐂
鼫
識
鼭
鰣
䶡
十(十)同部首字
更多
卓
卆
十(2)同笔画字
更多
七
𠀁
𠙴
人
亻
入
丄
𠄞
十
𠘧
亠
㐅
匸
丅
𠄟
讠
𠂆
乂
廴
又
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