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效应指气温发生1℃变化,某些商品的销量就会随之发生较大改变的现象。利用一度效应,企业可以根据气温变化调整生产和销售计划。
一度效应是经济学术语,指气温发生1℃变化,商品的销量就会随之发生较大改变。因此,企业针对气象资料对销售做出调整,可以获得丰厚的利益。
盛夏气温,每升高1℃,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33℃时,人会有热的感觉,这是防暑降温的起始温度;35℃时,则需要及时补足水分及钾、钠、镁等电解质;到37℃以上,人就可能因大量出汗而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高温对人们的出行计划、生活方式、身体状况等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一切经济活动皆由人而起,当人体在高温时出现明显变化,市场上很多行业自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寒冬时节,气温的降低,则会带来“暖经济”的消费高峰。带有明显季节性消费的火锅、取暖器、棉衣等在冬季纷纷迎来销售旺季,针对市民的吃、穿、戴、用,商家们也是抓住“凉”机,大打“温暖”牌。
影响
影响商品销售
在德国,每当平均气温超过22℃时,啤酒就开始畅销。当气温每上升1℃,大瓶装的啤酒则会每天多销售230万瓶,这就是著名的德国“啤酒指数”。
在日本,气象部门根据“夏季30℃以上的气温每多一天,空调销量即增加4万台”的现象,开发出“空调指数”。
在英国一些大型百货超市,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气象敏感商品, 这些商品每天需要采购多少、在一天的哪个时段进货,直接取决于当天天气状况。而精确到以小时为单位的“敏感商品指数”,为避免商品脱销或滞销提供了决策依据,为超市“趋利避害”节约大量成本。
带来新兴职业
在服装产业年产值达2000亿美元的美国,天气预报员成为一种新的职业,气象学家开始进入时尚产业。
掌握了气象信息,就能把握市场脉搏。在美国,1/7至1/8的商务都与气象有关。据资料表明,截止2011年,美国已有300多家从事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服务的公司。
在中国,由于过去大部分传统服装企业关注天气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下去,由于对天气状况的把握不准,企业盲目生产,库存增加,资金压力增大,最后只能关门。2006年,意想不到的“暖冬”让苏南地区服装企业生产的70%的羽绒服积压,企业倒掉一大批。因此,企业对气象信息给予更多关注,在中国将是一个大趋势,气象信息价值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服装生产甚至产业升级的探索提供一种全新思维模式。
读音:yī
[yī]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 全;满:一生。一地水。 ◎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 乃;竞:一至于此。 ◎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 或者:一胜一负。 ◎ 初次:一见如故。 ◎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读音:dù,duó
[dù,duó]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风度。 ◎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度。 ◎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度。法度。 ◎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 能容受的量:气度。 ◎ 考虑,打算:置之度外。 ◎ 过,由此到彼: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 量词,次:一度。再度。 ◎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度(剃发出家)。 ◎
读音:xiào
[xiào]
摹仿:效法。仿效。上行下效。效尤(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的而照样去做)。 ◎ 功用,成果:效验。效果。成效。有效。功效。效益。效用。效应。效率。 ◎ 尽、致:效力。
读音:yìng,yīng
[yìng,yīng]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