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晋乐府的一种诗题。起于汉末。汉王粲﹑三国魏曹植﹑晋张载皆有《七哀诗》,为反映社会动乱,抒发悲伤感情的五言诗。 2.泛指多种哀伤。
读音:qī
[qī]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读音:āi
[āi]
悲痛:悲哀。哀求。哀叹。哀鸣。哀思。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哀艳(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 ◎ 悼念:哀悼。默哀。 ◎ 旧时称死去母亲:哀子(a.母丧而父存;b.古称居父母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