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下司犬的意思
下司犬

基本解释

  下司犬产于贵州省麻江县东南部,因中心产区在下司镇,故按历史习惯称为下司犬。下司镇在嘉庆十三年(1080年)就辟为商埠,在民国时期已形成盛市和重要的码头,成为重要生活物资交易场所,商家富户养犬护院风起,而下司犬具有忠实主人,看家护院的特点,所以得已大量饲养。是集肉用、猎用、观赏于一体的多功能理想品种。

  下司犬 - 简介

  下司犬因主产于贵州省麻江县下司镇而得名,在云贵高原苗岭山系的雷公山区内广为分布。下司狗毛色光亮、洁白如玉,头部粗大,相貌凶猛、眼圈、嘴、鼻、舌红润,双眼皮、胸部深圆,尾直而尾尖向上(鼠尾)。通晓人性,悟性好,忠实听话,颇受人们宠爱,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常被驯化为观赏犬。该狗的嗅觉特别灵敏,四肢强健,足底厚实,脚趾弯钩适中,趾间疏展,奔跑速度快,耐力和爆发力极强,天生就有很强的捕猎能力,是远近闻名的猎犬品种,被列为世界名犬排名第三的“中华名猎”通过系统强化驯养,可成为"小警犬"。

  下司犬性情温顺,适应性强,适宜我国各地饲养,少者3-5只,多者几十只,公母比例为1:6,可以放养、圈养,少量饲养不花费太多劳力。下司犬是在边远贫困地区粗放饲养条件下自繁自养形成,疾病少,食性杂,各种农作物产品、蔬菜、动物性食品及食堂、屠宰场下脚料都是其好食料,一般一只狗年投入300元的饲料,就可达到科学饲养效果,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养一只母狗年收入1000元以上。

  目前,国内市场对多功能狗的需求量很大,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司狗具有既能供观赏娱乐,又能守家护院、追踪捕猎,同时还可提供鲜美肉质的理想品种,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下司犬 - 外貌特征

  通过产区群众的长期选育,形成了下司犬体形外貌和生产性能独特的特性。有民俗道"虎头蛇腰鼠尾肘子脚,空鼻红眼耳直立"。下司犬相貌凶猛,头部粗大,额宽平,鼻镜宽大,口方平齐,胸部深圆,鼠尾(直立尾尖向上)。四肢强健,足底厚实,脚趾弯钩适中,趾间疏展,善于奔跑。毛色以雪白为主,毛质粗硬,有长短二层毛,俗称"蔗秆毛",蔗秆毛中分为"长蔗秆毛"和"短蔗秆毛"两种。眼皮、鼻及舌为粉红色,耳皮薄且直立,眼有神,特别突出的是脸和嘴上有硬毛直立,犹如针状,使人望而生畏。

  该犬体型属犬类之中等,成年犬小则10公斤、大则30公斤、高长比1:1、毛色纯白、两耳直坚、尾如宝塔直立、体毛有剑毛和披毛两层毛,四肢强健,行动机灵敏捷,耐力非凡。

  头颈部部份

  该犬头大、嘴宽、嘴短、两耳竖直,鼻吻较短。头顶至嘴呈倒梯形、嘴型方正、头型比例:耳前方至眼睛距离与眼睛至鼻端距离约为3:1,颈部粗短有力。

  头骨:分几种,上等头骨大方而左右分明、突出,显正方形为佳。

  嘴筒:宽而方短,最长占头骨长1/3以下为佳、。

  牙齿:犬牙锋利、咬合方式只有剪式咬合,咬合后上下颌门牙间距不大于5mm,牙齿粗大为佳。

  舌头:舌面有黑、兰色点或花纹为佳。

  口腔颜色:上颚及口腔壁为红色,红色较重为佳。

  鼻子:鼻色为红色,鼻型分几种,上等要求鼻吻较大,鼻腔较大,鼻肉上有黑点为佳。

  眼睛:要求小眼、眼毛厚密,眼睛红眼水、凹陷细小为佳。

  耳朵:红色、耳小而薄、直立呈三角形、要求耳小,两耳分开与头骨成一线为佳。

  颈项:颈项粗短,长度15公分左右,粗而肌肉发达为佳。

  体毛:白色、有剑毛、披毛两层,上等为长全剑毛、剑毛如猪鬃较硬为佳。

  躯干部分

  脊背宽,肌肉发达,脊背至腰上部上凸、腹部紧收、从肩膊到盘骨与体高比例为1:1。

  前肢部分

  前胸宽大,两前肢间距较宽、肩膊与前臂的形态约呈长方形、前足趾紧收呈圆形。

  后肢部分

  后肢宽大,后足趾紧收不可松驰,后面观后腿脚至臀部形态约呈梯形,下宽上窄,雄健有力。

  尾巴

  分几种,有宝塔型、秤杆型,要求尾正粗短,偏尾为缺陷,粗短宝塔型为佳

  肛门

  要求肛门大而突出,肛门四周有红晕为佳

  被毛

  单毛片、背毛毛质硬、短、稀、能见皮、颈部毛略密长、躯干与四肢毛紧巾皮肤。

  毛质

  毛色有白色、黑色,毛长有长毛、短毛、中毛,毛质有剑毛、丝毛、硬毛,以白色中硬毛为上品,、黑色稀少、各毛色犬均不应有杂色毛。

  高度与重量

  雄性:高度:45-50cm 重量:25-30kg

  雌性:高度:45-45cm 重量:20-25kg

  步韵

  急步走动时、前肢步幅阔大、身段平衡、不会上下及左右摆动、后肢具推动力、步韵流畅轻盈、精神抖擞骄健。

  下司犬 - 繁殖与发育

  下司犬在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生长发育性能。一般初生重母幼犬0.38千克,公犬0.4千克;双月断奶重母犬3.8千克,公犬4.2千克;公犬14-17月龄体成熟,母犬12-15月龄体成熟;成年体重公犬在22千克左右,母犬在18千克左右。成年公犬体高48厘米,体斜长52厘米左右,母犬体高47厘米、体斜长51厘米左右。

  下司犬性成熟较早,一般7月龄有性征表现,母犬8月龄左右,公犬8-9月龄开始配种。母犬发情周期24天左右,征候明显。母犬妊娠期58-64天,平均62天,年产3胎,一般每胎产4-6只,育龄期为5年,终身产仔30-60只;公犬可利用到7岁。

  下司犬 - 功能性用

  狩猎天性

  该犬种起源无从考证,该犬早期时候主要用于山寨村民家庭打猎看家,九十年代后主要是利用该犬的特性进行狩猎;由于该犬灵活机智、狩猎全面、对主人性格温和,对猎取性格凶猛被誉为狩猎犬中的全能大师。该犬的颜色奇特,为单一白色,鼻嘴眼耳皮肤均为红色,头大、额方、嘴宽、眼小。具观赏价值,该犬对主人非常忠诚,对外来侵扰毫不让步,保护本领也是该犬的本能,最突出的特性为狩猎天性。

  肉食性用

  在农村饲养条件下,具有皮薄、骨细、产肉性能较高和肉质良好等特性。据屠宰测定:平均屠宰率为75%,净肉率65.48%,骨肉比1:6.55。

  下司犬 - 相关新闻

  与“牧羊犬”齐名的中国“下司犬”濒临绝种

  与德国牧羊犬齐名的我国贵州下司犬正面临绝种的危险。据估计,在它的原产地贵州省麻江县,纯种的下司犬仅有270只左右。

  下司犬以忠实主人,嗅觉灵敏,爆发力强,奔跑速度快,捕猎能力强,适应性强和耐粗饲等特点,被列为世界名犬和中华名猎。经过系统强化训练,下司犬可以成为警犬。

  下司犬因为它的中心产区在麻江县的下司镇而得名。居住在下司镇的苗族群众自古就有养狗和打猎的传统,经过苗族群众的长期选育,成年纯种下司犬一般身高46—48厘米,体重22公斤左右。下司犬头部粗大、额宽平、鼻颈宽大、耳薄直立、脸部硬毛直立,犹如针状,使人望而生畏。长期以来,下司犬以群众饲养为主,加上外地客商长期贩卖,导致大量混血犬种充斥市场,犬群数量不断减少。麻江县畜牧水产局估计,麻江县纯种的下司犬仅有270只左右。

  麻江县畜牧水产局办公室主任李发勋说:“麻江县正在启动保护开发项目,通过建立饲养基地,选育保种和扩大繁殖等方法对下司犬进行保护性开发。”

字义分解

读音:xià

[xià]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 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 ◎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 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 进入:下海。 ◎ 投送:下书。 ◎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 ◎ 谦辞:在下。下官。 ◎ 颁布:下令。 ◎ 攻克:攻下。 ◎ 卸掉:

读音:sī

[s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b.复姓)。司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b.复姓)。司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b.复姓)。 ◎ 官署名称:人事司。 ◎ 视察:司日月之长短。 ◎ 姓。

读音:quǎn

[quǎn]

狗:猎犬。警犬。犬马之劳。犬牙交错。犬子(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桀犬吠尧(喻走狗一心为主子效劳)。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休闲旅游
  • 愚人笑话
  • 恋爱笑话
  • 陕西方言
  • 健身美容
  • 地球家园
  • 英语谚语
  • 乔迁对联
  • 骂人的歇后语
  • 校园故事
  • 谐音笑话
  • 兔年对联
  • 对联技巧
  • 元宵节对联
  • 河南方言
  • 庆贺对联
  • 鸟的歇后语
  • 中华五千年
  • 文艺笑话
  • 福建方言
  • 辽宁方言
  • 北京方言
  • 其他节日
  • 成人笑话
  • 寓言故事
  • 组词造句
  • 西北地区方言
  • 湖北方言
  • 常用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