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后五刻,即下午五时三刻。《素问·标本病传论》:“夏下晡。” 王冰 注:“下晡,谓日下於晡时,申之后五刻也。”《汉书·天文志》:“而 汉 魏鲜 集腊明正月旦决八风……旦至食,为麦;食至日跌,为稷;跌至晡,为黍;晡至下晡,为叔;下晡至日入,为麻。”《史记·天官书》“跌”作“昳”,“晡”作“餔”,“叔”作“菽”。《宋书·王镇恶传》:“下晡间,於金城东门北三十步凿城作一穴, 桓 ( 王桓 )便先众入穴, 镇恶 自后继之。” 清 恽敬 《东路记》:“二十七日下晡发。行六十里,宿 荏港 。”
读音:xià
[xià]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 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 ◎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 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 进入:下海。 ◎ 投送:下书。 ◎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 ◎ 谦辞:在下。下官。 ◎ 颁布:下令。 ◎ 攻克:攻下。 ◎ 卸掉:
读音:bū
[bū]
申时,即午后三点至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