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缩了头。”
have/keep a level/a cool head <keep one's head; as cool as a cucumber; without haste or confusion; be calm and unruffled>
成语解释: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成语举例:公路在山上盘旋,车子不慌不忙地打着圈子。★巴金《旅途杂记·成渝路上》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说话或行动从容不迫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慌,不能读作“huǎnɡ”。
成语辨形:慌,不能写作“荒”。
歇后语:三天卖两条黄瓜
读音:bù
[bù]
副词。 ◎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huǎng,huāng,huang
[huǎng,huāng,huang]
急忙,不沉着:慌张。慌忙。慌乱。慌急。 ◎ 恐惧,不安:惊慌。慌恐。心慌意乱。 ◎ 表示难以忍受:累得慌。
读音:máng
[máng]
事情多,没空闲:忙乱。忙活。忙碌。手忙脚乱。 ◎ 急迫,急速地做:忙于(忙着做某方面的事情)。不慌不忙。 ◎ 旧时田赋分期征收称“分忙”,有“上忙”、“下忙”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