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keep one's gravity
成语解释: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成语举例: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表情庄重、严肃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苟,不能读作“jū”。
成语辨形:苟,不能写作“荀”。
成语辨析:不苟言笑和“一本正经”;都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可通用。但不苟言笑偏重指“神情、态度庄严;不随便说笑”;“一本正经”偏重指“表情严肃、正经;不嬉皮笑脸”。
读音:bù
[bù]
副词。 ◎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gǒu
[gǒu]
姑且,暂且:苟安。苟延残喘。苟且。 ◎ 马虎,随便:苟得。苟合。不敢苟同。 ◎ 如果,假使:苟非其人。“苟富贵,无相忘”。 ◎ 姓。
读音:yán
[yán]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 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 姓。
读音:xiào
[xiào]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笑颜。笑眯眯。谈笑风生。 ◎ 讥嘲:笑柄。笑话。笑谈。贻笑大方。嘲笑。见笑。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