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些气候变化的风吹草动总会让人们不安地展开联想的翅膀。2010、2011年盛行一时的“千年极寒”就被认为是一个误解。波兰气候学家科瓦尔沃斯基就曾出面澄清,表示对媒体的这种断章取义行为的不满。但多次辟谣未果,部分媒体还是在用千年极寒代指今年这个冬天。那么,应该如何客观解读今年东欧以及我国北方的寒冷天气?到底是极寒还是冬日本色?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此次东欧寒流源于一股西伯利亚冷气团。
欧洲一家天气网站的创始人杰弗-马斯特表示,当气象学家30年,这样的天气状况的确不是年年有,但异常之余也有它的正常解释:
杰弗-马斯特:的确即便追溯到19世纪后期,历史上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气候年份不多。这和地球、气层或区域气候的变化不能说没有关系。但是,另一种解释来看,它又是大气环流演变的一种结果。常年在冬季这个月份呢,西伯利亚地区一般都维持一个比较强的一种冷高压,冷高压随着大气环流的演变,不会始终呆在原地,会随着大气环流的演变移动的,如果它在某一个特定大气环流背景之下,那么它移出原地,就会把冷空气带出来。影响到相应的一些地方。这样来说也是一种比较正常的天气现象。
孙军认为,因为冷气团正在向西飘移,接下来中国不会受到影响。
读音:dōng
[dōng]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 姓。
读音:ōu
[ōu]
古同“讴”,歌唱。 ◎ 指“欧罗巴洲”(位于东半球西北部。简称“欧洲):欧化(指仿效和习惯于欧洲人的习惯、语言文字等)。东欧。西欧。 ◎ 姓。
读音:hán
[hán]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 害怕:寒心。 ◎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读音:liú
[liú]
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 ◎ 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 ◎ 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 ◎ 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 ◎ 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 ◎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 ◎ 品类,等级:流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