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失业 -简介
主动失业是指大学毕业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缺乏就业的内在紧迫性,在求职过程中以种种理由如对方提供的条件不够理想等而主动放弃就业。其中,“瓦片族”和“啃老族”是选择主动失业青年人中的主要部分,另外还有嫁得好或是娶得好的“全职族”、不去上班在家里什么挣钱干什么的“SOHO族”、干两月歇半年的“享乐族”等。总之,多数选择主动失业的青年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金钱、房产、父母、伴侣、头脑等,作为前提条件。专家分析这与独生子女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性格特点和缺陷有关。应加强毕业生自强自立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氛围。
原因
一、由于中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施行计划生育政策,在此之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赡养责任增大的同时,家庭财产,尤其是房产也开始相对集中。在北京,26岁左右的青年人平均拥有房产2.23套。“吃瓦片”成了青年人主动失业的保障之一。不过有时,即使没有“瓦片”可“吃”,一些青年人也会选择不工作,依赖父母生活。
二、重学历不重学识是主动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与市场不接轨,片面追求学历的弊端显而易见,有了一本“沉甸甸”的高学历文凭,却找不到一份合适工作,如今高学历者就业难趋势已凸显。专家分析得出:只追求学历,而不追求学识,是高学历失业最重要的原因。
三、高学历者的职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错位是造成知识性失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读音:zhù,zhǔ
[zhù,zhǔ]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 ◎ 预示:早霞主雨。 ◎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 姓。
读音:dòng
[dòng]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 ◎ 使开始发生:发动。 ◎ 使用: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 ◎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 ◎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动荤腥。 ◎ 非静止的:动画。 ◎ 可变的:动产。 ◎ 行为:举动。动作。 ◎ 常常:动辄得咎。
读音:shī
[shī]
丢:遗失。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流离失所。 ◎ 违背:失约。失信。 ◎ 找不着:迷失方向。 ◎ 没有掌握住:失言。失职。失调(tiáo )。 ◎ 没有达到:失望。失意。 ◎ 错误:失误。失策。过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改变常态:惊慌失色。
读音:yè
[yè]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业。农业。 ◎ 职务,工作岗位:职业。就业。 ◎ 学习的功课:学业。肄业。毕业。业精于勤。 ◎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业。丰功伟业。业绩。 ◎ 从事:业医。业商。 ◎ 财产:产业。 ◎ 既,已经:业已。业经。 ◎ 佛教名词:业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业障(亦称“孽障”)。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