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The sense of duty admits of no excuse.
成语解释: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成语举例:〖示例〗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辨形:辞,不能写作“词”。
成语辨析: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都形容“应该做的事”。但义不容辞偏重于道义上不允许;“责无旁贷”侧重于责任内不允许。
成语谜面:住口;请留步
东汉时期,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大举进攻孙权与刘备。赤壁之战大败而归,经过休整又一次亲率大军南下伐吴。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谋士张昭认为必须联合刘备,请刘备出兵共同抗曹,刘备是东吴的女婿,抗曹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读音:yí,yì
[yí,yì]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 姓。
读音:bù
[bù]
副词。 ◎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róng
[róng]
包含,盛(chéng):容器。容量(liàng )。容积。容纳。无地自容。 ◎ 对人度量大:容忍。宽容。 ◎ 让,允许:容让。不容人说话。 ◎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容止。容颜。容光。容貌。仪容。军容。市容。阵容。姿容。 ◎ 或许,也许:容或。 ◎ 姓。
读音:cí
[cí]
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 解雇:辞退。 ◎ 同“词”。 ◎ 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 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 文体的一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