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云虯 ”。神话中的一种龙。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方将駟云虬而高骋,驱奔鹤以追风。” 唐 陆龟蒙 《独夜有怀因作吴体寄袭美》诗:“云虯涧鹿真逸调,刀名锥利非良图。” 清 杜岕 《书<石愚先生传>后》:“一击云虬逝,招魂笑九渊。”参见“ 云龙 ”。
见“ 云虬 ”。
读音:yún
[yún]
雲的古字。明.张自烈《正字通.二部》:“云,雲本字。” ◎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 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云烟(云南省出产的香烟)。
读音:qiú
[qiú]
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虬龙。 ◎ 拳曲:虬曲(盘绕弯曲)。虬须。虬髯(拳曲的胡须,特指两腮上的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