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代课族的意思
代课族

基本解释

   大学逃课屡见不鲜,但花钱雇同学代上课并形成强大的代课网络,简直闻所未闻。这件事首先被公开揭发是广州大学华软学院,该校一群专业的“校园代课族”,他们帮同学代课应付老师点名,并收取每节课10元(平时)~15元(节假日)的劳务费。有学生甚至建了不少代课QQ群,公然在论坛发帖请人代课或提供代课服务。老师们听到“代课一族”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震惊,接着就是鲜明一致的态度:坚决反对。

详细解释



   代课族简介

  “代课族”(surrogate student),大学生不想上课或者临时“有事”上不了课,需要找人“代替”自己上课,眼下在大学校园比较普遍。说是上课,其实主要还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勤,通常都会让自己的同学、朋友帮自己点到了事。但是有的学生因为要缺堂的课太多,而同学、朋友又不可能总是来“救火”,有人就通过付报酬或请吃饭的方式“雇”人代替自己去上课。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代课族”在大学校园里应运而生。他们还有一个颇为职业的自称:“出勤代理人”。

  大学逃课屡见不鲜,但花钱雇同学代上课并形成强大的代课网络,简直闻所未闻。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就出现了一群专业的“校园代课族”,他们帮同学代课应付老师点名,并收取每节课10元(平时)~15元(节假日)的劳务费。有学生甚至建了不少代课QQ群,公然在论坛发帖请人代课或提供代课服务。 在中大、暨大等公办大学目前均未见“代课族”。

  现象

  2007年年初,一所大学发布的《2006级新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该校32.8%的新生逃过课,逃课原因集中于“有其他事情要做”和“对课程不感兴趣”。 在现在的大学生中,“代课”一般的行情价为每节课十元人民币,如果需要记课堂笔记、画注考试重点,就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五元钱。而且,在现在的逃课者和代课者之间,甚至出现了专门为其牵线和协调时间的代理,俨然已经成为了大学校园里一门方兴未艾的“新行当”。

  华软学院大二学生阿心称,该校学生花钱雇同学代课应付点名的现象十分普遍,几乎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代课兼职网络。她说,需代课的学生只要提供姓名、专业、上课地点、学号等信息,就能轻易在学校的QQ群或校园论坛找到“代课族”。

  有不少为别人代课或者请别人帮忙代课的同学,她说这在华软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秘密,有同学甚至有些课一次都没去过,整个学期都请人代课。

  翘课者一般家境富裕

  男生不去上课的,多数是在宿舍打游戏或只是宅在宿舍,什么都不做;而女生则翘课去逛街、睡觉、看电影等。 请人代课,大多与在校外实习分不开身。身边的朋友大部分不是懒惰才不上课,翘课学英语、考证、考公务员、进行社会实践的大有人在。

  报酬

  不少高校论坛里也有学生公然发帖聘人代课。令人诧异的是,“校园代课族”在全国各地的开价出奇一致,大部分是10元一节课,如需记笔记等增值服务,则收取15元~25元不等。

  在广州平时替同学代课是10元/节(80分钟),节假日前后则涨价至15元/节,如果是熟人,会有一定折扣,一般是8元/节,不过请她代课的多是素未谋面的同学。

  代课是最容易的兼职,有钱赚还能学到很多知识,一举两得。国庆放假前赚得很可观,很多同学急着回家,放假前一周她就代了七节课,收入105元,足够一周的生活费了。

  竞争激烈

  有同学光明正大地在学校论坛上发帖聘人代课,回应强烈。 代课“生意”竞争激烈,每当有人发帖请人代课时,总会有人在第一时间响应,如果动作慢就会被人抢走“生意”。当然,“校园代课族”之间并非纯粹的竞争关系,因为每个代课族都有自己的关系网,有时生意上门但自己没空,就将“客户”介绍给朋友,朋友也会为自己介绍“生意”。

  很多老师现在都知道有‘代课族’这回事儿了,于是往往会在上课点名时认人。一旦‘穿帮’,当事‘客户’就可能被记旷课,自己也会被赶出教室。阿心说,现在代课比以前难多了。

  产生原因

  作为大学生,学习是基本任务,大学生为什么选择出钱雇人代上课。华软学院的“校园代课族”、被代课学生和相关老师,发现原因有三。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这句话在各大高校都耳熟能详。最近,外经贸大学公布的一项大学生逃课调查报告显示,随机抽取的500名学生中,72.6%的学生认为“逃掉没有兴趣的课,去参加有兴趣的学生活动或讲座”不算违纪行为,近一半学生一学期逃课2-3次,18%的学生逃课在5次以上。而深大2008年的一项调查则显示,该校九成以上的学生有逃课记录。

  华软学院对学生出勤要求严格,学生出勤分占期末成绩约15%,且该校老师几乎每节课必抽查点名。阿心说,该校期末成绩算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出勤分占15%,作业和课堂表现占25%,期末考成绩60%;另一种是出勤分占15%,作业和课堂表现占45%,期末考成绩占40%。换言之,若平时成绩和出勤分高一点,期末考得差也能及格;反之,若平时和出勤没成绩,期末就算考100分也只能挂科。

  华软学院学生重修成本高是另一主因。没有出勤分考试肯定挂科,重修费又很贵,大家宁愿花钱雇人代课。据称,该校重修本科400元/学分,专科300元/学分。按一门课4个学分计算,本科生重修需1600元/门,专科生则需1200元/门。但学生“代课族”代课,每节课10元,一学期18周,花费只需180元左右。

  校方回应

  对学生反映的校内出现“专业代课族”一事,华软学院老师众口一词:不知道这回事。华软学院院长何大进更斩钉截铁地说:没听说,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事。若学校出现这种情况,校方一定会严肃处理,学校对学生旷课的最高处罚是开除,还有警告、记过等,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该校一名杨姓老师和一名莫姓老师也表示没有听说代课事宜,如若发现,一定会惩罚。杨老师表示,她听说过内地某些公办高校有学生给同学几块钱帮忙占座的,但没有听说给钱代课的。如有发现,我们学校一定会先找学生谈话,情节严重的再处罚。

  褒贬不一

  在校园中随机采访了一些大学生,大部分人都知道“代课一族”的存在,但大家对它却褒贬不一。

  表示赞成的同学认为有些课确实没有必要而且还要点名,让人十分头痛。“代课一族”的出现,能帮一些同学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还能为家庭困难的同学创造“就业”机会。

  而反对方则认为“代课一族”的出现,容易导致逃课现象的严重泛滥。同时,更助长了一些“贵族学生”的嚣张气焰。 当老师们听到“代课一族”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震惊,接着就是鲜明一致的态度:坚决反对。

  清华大学的老教授何兆武先生曾描述过“逃课、凑学分”的日子:“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去。比如政治系主任张奚若先生,他的西洋政治思想史、西洋近代政治思想史两门课我没有选,不参加考试,也不算学分,可我都从头到尾听下来,非常受启发,乃至于现在我的专业也变成思想史了。”

  某校张教授认为,尽管高校体制、管理和课程设置难免有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但学生因此而花钱请人来代上课肯定是不对的。光靠一时突击考来的证书,在实际运用中并不管用。为实习而放弃上课更是舍本逐末,令人担忧。从这个角度来看,“代课一族”绝对不应当在学校里存在。

  《青年时讯》曾报道,北京某大学有不少“出勤代理人”。在该校BBS上,有人发帖卖广告替人代课并帮做笔记,生意火爆。除此之外,该校还孕育出专业代课中介,在逃课者和代课者之间,为其牵线和协调时间,从中收取回扣。

  而《世界经理人文摘》则曝光江苏某学院的“逃学威龙升级版”,即“校园专业代课族”。他们根据所代课难度不同和代课者水平高低,收取10元~15元代课费。同时,该校也有配套的代理中介,为逃课者和代课者牵线。

字义分解

读音:dài

[dài]

替:代替。代办。代销。代序。代表。 ◎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时代。世代。古代。近代。现代。当(dāng )代。年代。 ◎ 世系的辈分:下一代。 ◎ 姓。

读音:kè

[kè]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课。课时。课间。旷课。授课。课余活动。 ◎ 教学的科目:课程。课表。基础课。专业课。课本。课文。 ◎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课徒。课读。 ◎ 古代的一种赋税:国课。完粮交课。 ◎ 使交纳赋税:课税。课役。 ◎ 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课。 ◎ 迷信占卜的一种:起课。

读音:zú

[zú]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 ◎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 ◎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 ◎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 ◎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亲情故事
  • 植物谜语
  • 元宵节对联
  • 广西方言
  • 带水歇后语
  • 学习歇后语
  • 生活故事
  • 动物
  • 搞笑绕口令
  • 歌词笑话
  • 同音歇后语(谒后语)大全
  • 对联故事
  • 对联撷趣
  • 陕西方言
  • 有关害怕的歇后语
  • 科技前沿
  • 格林童话
  • 有近义词的歇后语
  • 湖南方言
  • 职场故事
  • 科海拾贝
  • 羊年对联
  • 安徒生童话
  • 居家卫生
  • 科幻未来
  • 励志故事
  • 端午节对联
  • 脑筋急转弯
  • 宗教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