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伏龙的意思
伏龙

基本解释

(1).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六:“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参见“ 伏龙凤雏 ”。
(2).指灶神。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伏龙肝》:“伏龙在,不可移作。所谓伏龙者,灶之神也。”
(3).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今阴阳家禁忌,可谓极密。一月之中,有月忌、龙禁、杨公忌……咸池、伏龙。”

字义分解

读音:fú

[fú]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 低下去:此起彼伏。 ◎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 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 隐藏:伏兵。埋伏。 ◎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 姓。

读音:lóng

[lóng]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 姓。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海洋技术
  • 水产
  • 四川方言
  • 友情故事
  • 爆笑笑话
  • 儿童谜语
  • 天津方言
  • 重庆方言
  • 老鼠的歇后语
  • 世界五千年(古代卷)
  • 人生故事
  • 香港方言
  • 宁夏方言
  • 文艺笑话
  • 暴风雪里的夏天
  • 贵州方言
  • 名胜古迹对联
  • 歌词笑话
  • 休闲旅游
  • 湖南方言
  • 西游记歇后语大全
  • 鸡年对联
  • 绕口令
  • 恋爱笑话
  • 节气谚语
  • qq笑话
  • 历史故事
  • 行业对联
  • 乔迁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