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惊疑貌。《庄子·在宥》:“ 云将 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 鸿蒙 。 鸿蒙 方将拊脾雀跃而游, 云将 见之,倘然止,贄然立。” 成玄英 疏:“倘,惊疑貌。”
(2).悠闲貌;自然貌。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疏野》:“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先进三》:“气不载理,只随寿命聚散,倘然而生,溘然而死。”
(3).倘若,假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倘然当官告理,且不顾他声名不妙,谁奈烦与他调唇弄舌!”《老残游记》第三回:“因为已是九月底天气,虽十分和暖,倘然西北风一起,立刻就要穿棉了。”《惨世界》第九回:“限你十天,倘然过了这十天,还是没有,就要按着不敬官长的律例,办你的罪名。”
1.in case; if; supposing
读音:cháng,tǎng
[cháng,tǎng]
假使,如果:倘或。倘若。倘使。倘然。
读音:rán
[rán]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 古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