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尊严 - 概述
公交尊严,近日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公共交通问题再次引发媒体关注,城市病正在中国蔓延,交通问题首当其冲,北京的有车一族,宁愿独自驾车堵在路上,也不愿乘坐公交或地铁,理由是乘车空间太过拥挤,公共交通感觉让人被挤掉了起码的尊严,同时也有无车族表示希望拥有自己的汽车,以告别拥挤不堪的“公乘岁月”。在北京乘公交或者地铁,尤其在高峰阶段更是拥挤不堪,地铁据统计早高峰1号线的瞬时载客率可达120%,这便意味着一趟地铁上多承载了20%的乘客,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乘客之间的距离被压缩,“前胸贴后背”丝毫不足为奇。
公交尊严 - 安全距离
1、这已经远远逾越了人际交往的安全距离。在心理学上“安全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共处时感到安全和舒适的距离。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经过研究发现,1.2-2.1米为社交场合或者陌生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一旦安全距离被破坏,会使人产生不安全感而出现心理失衡。
2、我们不能苛求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依然能够保持至少1.2米的安全距离,但若车厢太过拥挤,还是会破坏彼此的心理安全界限,导致愤怒、不耐烦甚至丧失尊严感等强烈的心理失衡。
3、于是购车热潮再次在全国升温,不少人宁愿花费更多钱买车也不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的时候能有个地方站着就很满足了,人和人之间挨得非常近,有时一个刹车就会撞到旁边的人,也经常被人撞着,总之是很尴尬。为此许多人下定决心买了一辆车,终于告别了没有尊严的公交生涯。
4、目前越来越多人正在加入购车的行列,这不仅向公共交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城市拥堵。一些专家认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根本举措,但我们的措施应该更灵活、更有针对性,也要更加人性化。
公交尊严 - 解决措施
1、要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在世界城市的中心城区,轨道网平均铺设密度为1-2公里/平方公里,北京预计到2015年才达到0.51公里/平方公里。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北京轨道交通网的密度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应该继续加大建设力度。
2、公共交通布局应该更合理。以北京为例,公交线路的安排有待改进,一些重要站点停靠的车辆达到数十辆,一到高峰时期,这些“庞然大物”几乎将道路完全挤占,客观上加剧了拥堵。因此,应该合理布局站点,根据交通拥堵情况,适时修正。
3、公共交通应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差别化定价。目前北京的单一低票价固然惠及了广大老百姓,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更喜欢相对舒适的环境,也能接受较高的票价,如果完全单一定价,这部分人可能转而购车。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开部分票价高的公共交通工具,对缓解交通拥堵也有益处。差别定价值得有关部门参考。
4、任何公共交通工具,都要以人为本,要不断增加其舒适度和便利度,比如轨道交通可以借鉴香港的做法,多加扶手、车厢两侧轮流开门等,公交车也要重视驾驶的平稳安全,不能让乘客“站立不安”,要尽量为乘客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
读音:gōng
[gōng]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 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 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 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 雄性的:公母。公畜。 ◎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 姓。
读音:jiāo
[jiāo]
付托,付给:交活儿。交卷。交差。 ◎ 相错,接合:交点。交界。交错。交相。交辉。交响乐。 ◎ 互相来往联系:交流。交易。交涉。 ◎ 与人相友好:交朋友。交契。 ◎ 一齐,同时:交并。交作。风雨交加。 ◎ 两性和合:性交。杂交。 ◎ 同“跤”。
读音:zūn
[zūn]
地位或辈分高:尊长(zhǎng )。尊卑。尊贵。尊严。 ◎ 敬重:尊敬。自尊。尊重。 ◎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尊府。令尊。尊姓。尊驾。 ◎ 量词:一尊佛像。 ◎ 古同“撙”。
读音:yán
[yán]
紧密,没有空隙:严紧。严密。 ◎ 不放松,认真:严格。严肃。严正(严肃正当)。严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严严”)。严饬(a.严格命令;b.谨严)。威严。 ◎ 郑重,庄重:庄严。尊严。 ◎ 厉害的:严厉。严苛。 ◎ 重大:严重。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