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ǎn cí
冉祠
一、 姓氏起源
1、 出自高阳氏,是帝喾之后,帝喾为炎帝部落首领,其下由八个部落组成,其中有冉姓,世代姓冉。
2、 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文王第十子季载,武王封之于聃(今河南新郑,一说为四川茂县),称聃季载,以有令名于天下而辅佐成王。其后世子孙以封邑名为姓,去耳旁为冉姓。
3、 出自楚国叔山氏。春秋时期,楚国有大夫叔山冉,其后代形成两支,一支仍以祖姓为叔山氏,一支以祖字为姓,称冉氏,形成冉姓一支。
读音:rǎn
[rǎn]
龟甲的边。 ◎ 〔冉冉〕a.毛、枝条等柔软下垂;如“柳枝冉冉”;b.慢慢地,如“月亮冉冉升起”。 ◎ 姓。
读音:cí
[cí]
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祠堂。祠庙。宗祠。 ◎ 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