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古代天子或王侯在冬季围猎。《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艺文类聚》卷十三引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帝哀策文》:“瑶轩春藉,翠华冬狩。” 南朝 梁 沉约 《均圣论》:“春蒐免其怀孕,夏苗取其害穀,秋獮冬狩,所害诚多。” 唐 杜甫 《冬狩行》:“春蒐冬狩侯得同,使君五马一马驄。”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一章第一节:“大规模的畋猎如 周 代的春蒐、夏苗、秋獮、冬狩,在《卜辞》中虽无明文,但在 殷 代应该是有的。”
读音:dōng
[dōng]
一年中的第四季:冬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冬天。冬眠。 ◎ 姓。 ◎ 象声词,敲鼓声:战鼓冬冬。
读音:shòu
[shòu]
打猎,古代指冬天打猎:狩猎。冬狩。 ◎ 古代指放火烧山以围猎。 ◎ 古同“守”,指帝王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