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伏 chūfú
(1) [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hot season]∶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
(2) [the first day of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头伏”
1.【医】first dog-days
即头伏。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或指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之间的十天时间。《史记·秦本纪》:“二年,初伏,以狗御蛊。”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六月伏日初也。 周 时无,至此乃有之。” 晋 潘岳 《在怀县作》诗之一:“初伏啟新节,隆暑方赫羲。” 唐 萧颖士 《游马耳山》诗:“我来疑初伏,幽路无炎精。”参见“ 三伏 ”。
读音:chū
[chū]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初始。正月初一。初旬。初稿。初等。初版。初试。初创。初绽。初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初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 ◎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初衷。和好如初。 ◎ 姓。
读音:fú
[fú]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 低下去:此起彼伏。 ◎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 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 隐藏:伏兵。埋伏。 ◎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