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汉语字典 利改税组词

利改税

lì ɡǎi shuì
利改税的解释

中国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向国家缴纳所得税替代上缴利润的一种利润分配办法。利改税分两个步骤实施。第一步税利并存,从1983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除根据实现的利润,按规定税率缴纳所得税外,税后利润可按留利水平扣留一部分作为企业留利,其余采取多种形式上缴国家。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完全以税代利,从1984年10月1日起在计算缴纳所得税和调节税后,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1987年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则采用不同方式承包上缴利润数。

利改税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ì

[lì]

好处,与“害”“弊”相对: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 ◎ 使顺利、得到好处: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 与愿望相符合:吉利。顺利。 ◎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利刃。利刀。利剑。利落。利口巧辩。 ◎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利息。利率(lǜ)。一本万利。 ◎ 姓。

读音:gǎi

[gǎi]

变更,更换:改变。更(gēng )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张。朝令夕改。改编。改写。纂改。 ◎ 姓。

读音:shuì

[shuì]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税收。税额。税款。税率。税法。税制。税务。 ◎ 姓。

利改税造句 更多
1、孙群义认为,在我国第二次“利改税”的时候,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就已经全部改成税收了。2、可以说,从上个世纪利改税特别是所得税所有企业平等以后,国企将巨额利润占为己有、内部分红。3、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利改税以前,国有企业的所有收益都得上缴国家、国库。4、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
1、国企改革的目标是要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从企业承包到股份制改造,无不体现这一诉求。2、在利改税完成后,以“分灶吃饭”的分权方式扩大地方政府的经济资源支配能力。3、79年国有企业扩大自主经营权、82年工业经济责任制,84年开始试点的利改税政策,这都是中央的国有企业改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