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劝儿进国企的意思
劝儿进国企

  “劝儿进国企”,实际上反映的是国企“世袭化”的社会问题。在这个社会问题的背后,国企这些年存在的诸如不公平招聘、上下属“相互照应”、福利第一发展第二等弊病,也隐隐的暴露出来。

  来自河北的刘喜梅3年来10次来到重庆,劝自己的儿子回家,像其哥哥一样进入国企工作,端上铁饭碗。然而儿子并不领情,导致母子矛盾不断升级。透过这则新闻,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层矛盾,是母亲与儿子之间的纠葛。然后透过这层矛盾,我们看到的却是隐藏在这些纠葛背后的关于“国企”的焦虑。

  众所周知,基本上所有的国企都具有工资高、工作轻松的特点。另外,国企不仅拥有和公务员相似的稳定,他们可参照公务员甚至高于公务员的水准来发工资福利,很多时候,这些工资福利高得让人眼红。比如沧州农信社出现的“史上最牛工资单”、“最牛加班费”,30多万的年工资,15天年休假工资6万元……这些无不是国企高福利的真实写照。部分国企还可以解决当地户口,有的还有可能分房,等等。可以说,国企是名符其实的高福利、低风险的“铁饭碗”。尤其是在当下经济发展趋势并不确定、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的转型期,选择一份有保障的体制内工作,是大家眼中最明智的选择。所以这位母亲10次从老家到重庆去劝儿子进国企,并不难理解。如果不是国企待遇太好,这位母亲也不会这么偏执。

  国企的种种优势确实是现实存在的,因此,进国企工作成为无数人的梦想。但是,国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随意进去,社会人员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严格考试等招聘途径才能艰难地进入国企工作。之前武汉举办过一次国企招聘会,据说因为前去的应聘者太多,把门都挤坏了,但多数人却挤破脑袋也难觅一次机会。

  这位母亲十次劝儿进国企工作,其言外之意是可以轻松随意地安排儿子进入国企工作,这也是十次劝儿进国企工作的前提条件。据了解,这位母亲之前已经安排了大儿子进入国企工作。而之所以能够随意安排儿子进入国企工作,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孩子的父亲是国企的老员工,有这个条件和机会安排子女进去。我们所有“焦虑”的根源也就由此出现。“劝儿进国企”背后存在世袭的嫌疑,也成为大家关注此事真正的着眼点。

  如果单单是因为儿子的父亲是国企的老员工,就可以轻松随意的安排儿子进国企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讲,“劝儿进国企”,实际上反映的是国企“世袭化”的社会问题。在这个社会问题的背后,国企这些年存在的这些诸如不公平招聘、上下属“相互照应”、福利第一发展第二等问题,也隐隐的暴露出来。然而,作为“长子”,饱受溺爱的国企早已适应这样的“成长方式”,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或者都要带着其“世袭”的本质前行。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期待着国企能够尽快改掉这些“习惯”,因为我们不想再看到如“劝儿进国企”般的生活闹剧,不想再看到由“国企”带来的母子之间的亲情纠葛。

字义分解

读音:quàn

[quàn]

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劝说。劝解(jiě)。劝导。劝教(jiào)。劝谏。劝慰。劝戒。劝进(封建社会劝说实际上已经掌握政权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 ◎ 勉励:劝勉。劝学。劝业。劝善。

读音:ér

[ér]

小孩子:儿戏。 ◎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儿。儿女情。 ◎ 男孩子:儿子。生儿育女。 ◎ 雄性的马:儿马。

读音:jìn

[jìn]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 )。进而。 ◎ 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 ◎ 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 ◎ 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 ◎ 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 ◎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读音:guó

[gu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 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 姓。

读音:qǐ

[qǐ]

踮着脚看,今用为盼望的意思:企盼。企足而待。企及(盼望达到,希望赶上)。企图(图谋)。 ◎ 开启。 ◎ 姓。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儿童谜语
  • 西北地区方言
  • 关于牛的歇后语
  • 重庆方言
  • 科技前沿
  • 居室对联
  • 有近义词的歇后语
  • 天文
  • 健身美容
  • 暴风雪里的夏天
  • 海南方言
  • 学习歇后语
  • 华中地区方言
  • 名著对联
  • 生物技术
  • 探险故事
  • 华南地区方言
  • 对联
  • 同音歇后语(谒后语)大全
  • 天津方言
  • 绕口令
  • 绕口令大全
  • 猪年对联
  • 内蒙古方言
  • 植物
  • 侦探故事
  • 其他谚语
  • 对联撷趣
  • 中华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