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筑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
北京中轴线是在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开始营造大都时确定的,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拓展京师外城后定型,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全长7.8公里是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2011年6月11日是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今天正式启动,包含故宫、天坛、永定门一线的古建筑群有望以“轴线”的形式整体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市文物局同日启动了中轴线文物保护工程,先期将对大高玄殿、北海万佛楼和阐福寺等一批重要文物建筑进行修缮。
据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中轴线申遗预计将于今年9月前纳入国家预备申报名单,如果各项工作顺利,最快将在2013年实现申遗。
读音:běi
[běi]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读音:jīng
[jīng]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 ◎ 大。 ◎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 ◎ 姓。
读音:zhòng,zhōng
[zhòng,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 适于,合于:中看。
读音:zhóu,zhòu
[zhóu,zhòu]
穿在轮子中间的圆柱形物件:轴心。轮轴。 ◎ 像车轴的用来卷绕东西的圆柱形器物:画轴。卷轴。 ◎ 量词,古代用于以轴装成的书卷,现用于缠在轴上的线以及装裱带轴子的字画等:“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两轴丝线。 ◎ 纺织机上持经线的工具:杼轴。 ◎ 枢要的地位:当轴(a.当权,官居要职;b.居要职的官)。 ◎ 数学上指一条直线,周围的点围绕它旋转,或是用它作为确定各点位置的标准:转动轴。坐标轴。
读音:xiàn
[xiàn]
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线。棉线。线圈。线材。线绳。 ◎ 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直线。曲线。线条。 ◎ 像线的东西:光线。视线。线索(a.事情的头绪或门径;b.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脉络或文章的思路)。战线。生命线。 ◎ 量词,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