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成语解释: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成语举例:明·沈德符《野获编·内阁·阁部离合》:“秕政日闻,赖诸公匡救弥缝。”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kuāng
[kuāng]
纠正;匡正。匡谬。 ◎ 救:匡救。匡复。匡时济世。 ◎ 辅助,帮助:匡助。匡扶。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 ◎ 粗略计算,估计,预料:匡算。匡计。 ◎ 古同“筐”。 ◎ 姓。
读音:jiù
[jiù]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救济。救命。救护。救国。救难(nàn )。救灾。救药。救正(补救匡正)。救死扶伤。救困扶危。 ◎ 终止:濯以救热。
读音:mí
[mí]
满,遍:弥满。弥月(a.整一个月;b.婴儿满月)。弥望(满眼)。弥天(满天,形容极大的)。 ◎ 补,合:弥补。弥缝。弥封。 ◎ 更加:弥坚。欲盖弥彰。 ◎ 水满的样子:弥漫。 ◎ 久,远:弥留(病久留不去,后称病重将死)。弥亘(连绵不断)。 ◎ 姓。
读音:féng,fèng
[féng,fèng]
用针线连缀:缝纫。缝缀。缝制。缝补。缝连。裁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