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在尼斯》:“读者们不是一块铁板,他们有各人的看法,他们是‘各取所需’。”
Each takes what he needs. <You pays your money and you take your choice.>
成语解释: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成语举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0章:“全国都实行了‘食堂’制,人们‘各取所需’,随吃随拿,喜气洋洋地踏进了光辉的‘共产主义社会’。”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读音:gè,gě
[gè,gě]
每个,彼此不同:各别。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有千秋。各自为政。
读音:qǔ
[qǔ]
拿:索取。取书。取款。窃取。 ◎ 选择: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 ◎ 采用: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 ◎ 得到,招致:获取。取经。取偿。取悦。 ◎ 消去:取消。取缔。
读音:suǒ
[suǒ]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 姓。
读音:xū
[xū]
必得用:需求。需要。必需。急需。 ◎ 必得用的财物:军需。民需。 ◎ 等待。 ◎ 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