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兵略训》:“眯不给抚,呼不给吸。”
成语解释:形容吓得来不及喘气。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恐惧等时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hū
[hū]
喊:呼喊。呼声。呼吁。呼天号(háo )地。 ◎ 唤,叫:呼唤。呼叫。呼应。呼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共同做坏事)。 ◎ 往外出气,与“吸”相对:呼气。呼吸。 ◎ 象声词:呼地跳起来。 ◎ 姓。
读音:bù
[bù]
副词。 ◎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gěi,jǐ
[gěi,jǐ]
交付,送与:给以。给予。送给。献给。 ◎ 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给他一顿批评。 ◎ 替,为:给大家帮忙。 ◎ 被,表示遭受:房子给火烧掉了。 ◎ 把,将:请你随手给门送上。
读音:xī
[xī]
从口或鼻把气引入体内:呼吸。吸气。吸烟。 ◎ 引取:吸引。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