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着指头,伸着舌头。形容极为惊异。 清 钱谦益 《答王于一秀才论文书》:“见 徐巨源 与 陈伯璣 书,论僕晚年文字顓好駡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擣心者累日。”
读音:zǎ,zé,zhà,zhā
[zǎ,zé,zhà,zhā]
咬住:咋舌(a.把自己的舌头咬住,或忍住不言,形容极度悔恨或畏缩;b.惊讶,害怕,说不出话来)。● 咋 zhā ㄓㄚˉ ◎ 〔咋呼〕a.吆喝;b.炫耀。均亦作“咋唬”(“呼”、“唬”均读轻声)。
读音:zhǐ
[zhǐ]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 点明,告知: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 ◎ 意向针对:指标。指定。 ◎ 古同“旨”,意义,目的。
读音:tù,tǔ
[tù,tǔ]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 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 说出:吐话。一吐为快。
读音:shé
[shé]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 语言辩论的代称:舌战(激烈议论)。 ◎ 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 ◎ 铃或释中的锤。 ◎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