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秦策五》:“虽有高世之明,无咫尺之功者,不赏。”
成语解释:咫尺:比喻微小。微小的功劳。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用于否定句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zhǐ
[zhǐ]
中国古代长度单位(周代指八寸,合现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
读音:chě,chǐ
[chě,chǐ]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gōng
[gōng]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功勋。功绩。论功行赏。徒劳无功。功德无量(liàng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 成就,成效:成功。功能。功亏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 ◎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功率。 ◎ 本领,能耐:功夫。功底。功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