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iè chóng mù
解释:啮虫目(Corrodentia)体小而脆弱,头大,咀嚼式口器,触角长丝状。普通种类无翅;有翅种类前翅大于后翅,休息时迭翅呈屋脊状。室内种类以淀粉质或动物碎片为食,为藏书室和动物标本陈列室的害虫。约有850种左右。中国常见的有:书虱(Liposcelis divinatorius)、窃虫(Atropos pulsatorium)、裸啮虫(Psyllsocus ramburii)等。
读音:niè
[niè]
咬:啮齿动物。虫咬鼠啮。啮合(a.牙齿咬紧;b.像牙齿那样咬紧,如“齿轮啮啮得很好”)。
读音:chóng,huǐ
[chóng,huǐ]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
读音:mù
[mù]
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 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目。纲举目张。 ◎ 名称:数目。巧立名目。 ◎ 标题:目录。 ◎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 孔眼:网目。 ◎ 指为首的人:头目。